我市金融机构多项措施 畅通“金融血脉”强健“经济肌体”

发布日期:2022-12-19 11:2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衢州日报 字体:[ ]
分享: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当前许多市场主体面临多重挑战和考验。在此背景下,我市金融机构积极作为出真招,灵活运用金融政策,从推动融资利率下降、有效降低担保费率等方面发力,以及时有效的“人工增雨”为融资需求急迫的市场主体“解渴”;以精准到位的“滴灌技术”为资金周转困难的市场主体“输液”,真正做到了顶格放贷为企纾困。

截至今年10月末,全市贷款余额4172.74亿元(其中企业新增贷款405.52亿元)。1至10月,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54%,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为衢州市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商标权质押”, 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没想到,‘商标权’也能质押贷款,且这50万元贷款不到一周就放款了,这审批的速度真快。”谈及上月中旬申请纾困贷款的经历,衢江区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感慨万分:“有了这笔纾困贷款,企业生产的劲头更足了。”

该负责人说:“做农业有投入大、产销慢的特点,且缺乏有效抵押物,泰隆银行的‘商标权’质押贷款,拓宽了我们企业的融资渠道。”他认为,普惠金融惠企纾困措施落地,帮助企业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也有力提振了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记者在该公司的柑橘基地看到,果农们正在采摘柑橘,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受疫情影响,企业回款资金周期延长、物流成本增加等,许多企业资金周转压力陡增。我市各金融机构聚焦小微企业缺抵押物、融资难等问题,全面落实金融支持政策,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并提供延期还本付息服务,以及时注入的“金融活水”推动企业满工达产、增资扩产、提质强产。

据泰隆银行衢州分行小企业部负责人孙建新介绍,该行依托商标、专利知识产权质押、供应链金融、融e贷等创新金融产品,尽力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税e贷、随贷通卡等类信用贷款,引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申请、审批及放款,把线下实体银行“搬上”互联网。截至10月末,该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7.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达到23.47%。

减费让利,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我们公司是物流企业,有100多辆货车,主要从事长途运输业务,每天都要进行几百次小额转账。现在,建行在网银、短信、回单卡等资金结算上减费,为我们节省了不少开支。”衢州市中瑞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雪林说,今年上半年,他接到建行客户经理邵建英的电话,说可以办理ETC免保证金。“这本来放在银行20多万元的保证金就活了,相当于减免了6000元的利息。”

吴润医药器械(衢州)有限公司的钱超也是金融机构减费让利的受益企业主。他说,他经营的是一家外贸药械公司,建行给他企业在结售汇、网银转账进行减费让利,同时,贷款利率也进行了下调。“减费让利政策为我们减轻了负担,我们企业发展后劲更足了。”

同时,记者了解到,11月24日下午,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还与衢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今后五年,农行浙江省分行将聚焦衢州工业强市、城市赋能、创新驱动、改革攻坚、绿色转型、共同富裕等六大重点领域,向衢州提供1200亿元意向融资额度,全力支持衢州加快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

一个个减费让利政策和一笔笔融资款犹如“及时雨”和“长流水”,注入企业。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我市围绕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引导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落实‘不抽贷、压贷’的要求,不断扩大信贷规模。”

主动上门,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

11月28日上午,柯城农商银行小微企业服务部总经理吴通渭再次走进大晨显示技术(衢州)有限公司,面对面听取该公司的融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推介金融产品。

为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我市各金融机构与企业同频共振,密切关注企业融资需求,开展“金融支持万家市场主体”金融服务专项走访活动。柯城农商银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管莅宏说:“截至10月底,我行已完成辖内6.5万余户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走访,共为4.03万余户市场主体完成信用贷款预授信189亿元。”

据了解,在“金融支持万家市场主体”金融服务专项走访活动中,该行精心打造“清单式”管理服务模式,根据走访清单制定走访计划,结合走访情况制定服务方案,一对一分派专属客户经理,做到“实地走访+一企一档”,通过线上无感授信与线下有感反馈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加大金融支持衢州产业发展的力度。

我市金融机构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贴近企业纾困解难,让市场主体真正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