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736G/2022-144624 | 成文日期: | 2022-11-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组配分类: | 部门公告公示 | ||
为贯彻落实省厅关于应急指挥规范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加快构建综合化、高效化、远程化和立体化的应急指挥体系,进一步发挥应急指挥中心“大脑”和“枢纽”作用,衢州市紧紧围绕“指挥场地、值班值守、数智系统、预警发布、应急保障、应急联动”等扎实开展创建,全力推进应急指挥规范化建设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 提升责任意识
市、县两级应急管理系统把规范化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班子协同抓”的工作格局,研究制订应急指挥规范化建设方案,全面部署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明确建设标准和任务,逐一夯实工作责任,扎实推动规范化建设。
二、强化统筹融合 提升建设标准
坚持需求导向和实用导向,摸排全市指挥中心现有场地情况,在大平安、大安全框架下,加强统筹对接,以实战标准推进综合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融合市、县社会治理中心建设,设置指挥大厅、值班室、会商室、新闻发布室、辅助保障用房等功能用房,实现全面融入和专项融入,以自建或共建模式推进综合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目前,衢江区、常山县指挥中心场地建设已初见成效。
三、强化数智引领 提升指挥效能
积极与大数据局、电信公司对接联系,加强政务外网和VPN3专网安装维护,实现指挥中心、值班室、会商室所有电脑均能访问国、省、市、县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专线接通国家应急指挥信息专网,并安装视联网和宝利通视频调度会议系统,确保应急指挥系统的正常运行。主动加强对接,汇聚相关行业部门信息数据和视频资源,推进可视化调度装备配备,强化应急指挥数字化建设,高标准建设市、县两级综合性应急指挥系统,加快形成应急指挥“一张图、一张网”。
四、强化值班值守 提升履职能力
为加强值班力量,保证值班连续性、专业性,市应急管理局实行“四个一”模式(即1名带班领班,1名中层干部,1名一般在编干部,1名专业值班人员),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实行“三个一”模式(即1名带班领班,1名在编干部,1名专业值班人员),由专业值班人员负责日常系统登录、信息接收和设备操作,值班干部负责起草突发事件信息和紧急公文流转,带班领班负责审核突发事件信息、组织事态研判等重要工作。今年以来,市局指挥中心已组织事故处置、节假日防范会商研判7次,编印值班值守要情20余期,有力保证值班值守质量。
五、强化扩面拓能 提升预警精度
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交通、建设等部门的对接,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企业安全风险等多灾种数据整合和风险识别,实现不同方面灾种预警信息的快速有效汇聚。针对高等级预警信息,建立“叫应”机制和方案,确保预警发布及时、精准、高效。依托“141”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应急广播作用,确保将预警信息快速传达到户到人。加强对区域内基层防汛责任人“六问”抽查,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达、灾害防范到岗到人。
六、强化应急联动 提升救援合力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强化社会应急联动工作的通知》,加强与公安、消防、交通、气象、资源、水利等部门的相互配合,以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推动社会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强化部门联动、上下联动、区域联动,确保信息畅通、衔接高效,提升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实现应急救援智能化、扁平化和一体化指挥作战。落实长三角协作机制,深入推进与黄山、南平、上饶交流合作,完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深化拓展四省边际森林防灭火数字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应急救援联动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共享应急力量资源,形成应急联动区域合力,实现应急力量跨区域调度和应急资源最大化利用。
下步,我市将以应急指挥规划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事故灾害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实现“统一指挥、专长兼备、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指挥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