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15K/2022-137067 成文日期: 2022-11-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9号议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11-20 11:2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分享:

施彩莲等代表:

你们在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转变观念、摘掉偏见,重视基础、高品发展——全力推动优势制造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议案》(第9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市传统制造业约占工业比重的70%,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始终把传统优势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先后实施了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六大产业链提升、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工业强市十大专项等行动,有力推动了全市制造业量质双提升。2021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494.05亿元,增长29.8%,比上年净增594亿元,超过“十三五”期间5年的新增产值;传统优势制造业规模、效益、创新投入同样稳定提升,2021年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速46.2%、利税总额增速41.1%、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增速36.3%,分别高出省平均水平21、19.5、4个百分点。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重构工作体系。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明确了今后五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发展路径,建立了“1+10+5+8”工作体系。成立工业强市专班,月推进、季比晒、年考评,全力推进工业强市十大专项,进一步浓厚工业发展氛围,汇聚工业发展合力。今年年初,市委召开第八次党代会,将“奏响工业强市主旋律”作为今后五年的首要任务,努力打造四省边际现代产业桥头堡。7月份,市委市政府又召开民营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推动工业强市2.0版建设。

二是聚焦重点产业,持续夯基固本。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等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市县联动、协同布局,绘制鱼骨图和招商图。如特种纸产业,明确依托龙头企业构建企业共同体,带动上下游企业护链,重点围绕医疗、食品、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国防军工、交通等领域用纸,积极招引一批高技术含量项目、国产替代项目、产业链下游等项目落地,缩短产业链协作距离,打造国际领先的特种纸产业集群。同时,重塑招商引资机制,深化驻点产业招商,引进金瑞泓集成电路用12英寸硅片等27个10亿元以上的产业链延补强项目,总投资479亿元的浙江时代锂电产业园项目被列入省长工程。

三是突出龙头企业,全力培大育强。精选带动性强的领军型企业和较强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企业为对象,以“百亿巨轮、十亿舰队”为梯队,强化需求导向、集中优势资源、实施精准服务,着力培育一批核心主业强、创新能力强、战略引领强、产业带动强的领军龙头企业。梳理形成全市“十四五”10 亿元以上企业培育名单,对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一视同仁,浙江金龙再生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特种纸企业均榜上有名,对培育企业“十四五”期间的项目投资,在用能和用地上给予优先支持。

四是推进数字赋能,助力转型提升。围绕优势制造业,强化数字赋能,大力培育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的新智造群体。常山轴承、氟硅与电子化学产业入选省细分产业大脑建设,江山门业、电子化学品等产业入选省新智造产业集群试点,龙游特种纸产业被列为培育试点,“绿能码”“五金行业数字化协同与应用”“零手动操作”等数字化改革成果明显。

五是致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质效。搭建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浙大衢州“两院”、电科大长三角研究院服务产业能力,共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20余项。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成功创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制定出台衢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对首次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示范(产品)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首次获评省级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和10万元一次性奖励。今年全市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12家,完成省任务341%;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204家,预计完成省定任务408%。

六是促进融资畅通,持续降本减负。今年以来,聚焦企业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先后出台、实施金融支持复工复产“金八条”、支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18条”、金融助企纾困“20条”、贯彻落实国务院、浙江省扎实稳住经济“40条”等四轮稳经济金融政策,其中,金融助企纾困20条在全市金融大会上高规格发布。创新建立传统产业优质企业白名单机制,将231家优质传统企业纳入白名单,给予优质金融服务。截至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4158亿元,比年初增加581亿元,通过“连续贷+灵活贷”两项机制、政府转贷资金3日内免费规定、扩大担保增信覆盖面、强化风险保障等累计为市场主体降本减负11.25亿元。

总体来看,我市的制造业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制造业总产值、增加值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偏重,发展效益偏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够扎实。接下去,我们将持续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按照“打造产业链、激活创新链、建强人才链、厚植资本链、做优服务链”总体思路,着力推动“五链”融合,统筹整合科创、人才、资本、服务等高端要素资源,不断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做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引进未来先导产业。

一、坚持专班攻坚,增强战略落地“执行力”。进一步完善工业强市战略体系,浓厚工业发展氛围,形成“举全市之力抓工业、抓优势制造业”的合力。强化专班统筹执行,深化“月推进、季比晒、年考评”机制,不断健全落实一把手主抓主管机制、分层分级协调机制、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季度总结复盘机制,注重问题破解,强化督查考评,推动工业强市十大专项“全上跑道、全面突破”,力争今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800亿元,工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长25%以上。

二、紧盯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发展“支撑力”。深入实施招大引强和产业链延补强行动,聚焦六大标志性产业链,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大力开展产业链项目招引,推进产业市县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全力扩大制造业投资,开展项目“开工、竣工”竞赛,实施“红黄绿”三色预警。着力培育主导产业,着力培育一批“链主型”企业,实施工业市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产业统一布局、平台统一共享、要素统一保障,形成市县联动、配套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聚焦数字改革,激发科技创新“驱动力”。加快数字化赋能,推进特种纸行业产业大脑试点建设。建好“工业强市在线”平台,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工业经济治理水平。发挥创新平台作用,推进浙大两院、电科大研究院、东南数字研究院等重点科创平台与企业开展“院企合作”,推进高端化学品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模式,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制造、协同创新。支持企业建设省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四、聚力提质增效,提升企业主体“竞争力”。抓企业培大育强,实施企业“培大育强”行动,一企一策推进巨化、开山、仙鹤等“雄鹰”企业培育。抓腾笼换鸟攻坚,强力推进高耗低效企业整治提升,腾出土地空间用于保障优质项目落地。完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通过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提高亩均效益水平。抓减负降本落地,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发挥“大科创”专项政策撬动作用,依托“政企通”平台实现70%以上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提升企业政策获得感。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