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234X/2022-134925 成文日期: 2022-10-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文件编号: 衢卫函〔2022〕140号 发布机构: 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10-08 11:4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卫健委 字体:[ ]
分享:

汪群等10位代表:

你们在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立法振兴杨继洲针灸加快打造世界针灸圣地的建议》的建议(第17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健康中国和中医药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依托优异的生态禀赋和独特的针灸资源,打响“针圣故里针灸圣地”的金名片。

(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出台《衢州市中医药“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构建中医优势特色专科体系,做大做优做强针灸专业,鼓励优先举办针灸等中医专科医院。市委人才办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学科集聚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将针灸推拿等中医优势学科作为重点建设方向。强化财政保障,落实专项经费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继洲针灸的传承和发展。2022年,我市获批建设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

(二)针灸文化传承发展。“杨继洲针灸”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金瑛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单。杨继洲针灸文化园项目落地,成为“杨继洲针灸”文化传承基地。衢州市中医医院改造建成“杨继洲针灸推拿楼”,并设置“杨继洲针灸”传承展示馆。

(三)品牌影响不断扩大。2016年世界针灸康养大会永久会址落户衢州,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承办世界针灸康养大会,并发布“杨继洲针灸”康养全球行动计划,推动中医针灸走向世界。我市成功承办第七届中医科学大会。以杨继洲针灸为“魂”,推进针灸引领的康养之城和美丽乡村建设,初步形成以健康养生、生态休闲为主流的“六养衢江”品牌。

(四)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并获教育部批准设置省内首个高职针灸推拿国控专业,纳入浙江省域面向基层定向培养招生,并开设《针灸大成》课程,同时成立“科创中国”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基地,建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浙闽赣皖针灸技能培训中心和中国针灸学会衢州科技创新服务站。衢州市中医医院成为衢州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医生成为专业课及临床实践带教导师。

二、下一步打算

经与市人大法工委对接了解,《衢州市中医针灸保护和发展条例》已被纳入市八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调研项目库的第二类项目(即需要抓紧调研,条件成熟时可以争取在本届任期内提请审议的立法项目)。下一步,我委将在积极做好立法前期调研与立项申报工作的同时,紧抓建设省级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契机,探索具有衢州辨识度、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医药综合发展模式和路径,致力打造中医药产城融合发展高地和“中国针灸城”城市品牌。

(一)持续提高衢州针灸的影响力。充分发挥衢州市针灸学会的作用,将衢州针灸、“杨继洲针灸”和省针灸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世界针灸协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媒体报道、举办“杨继洲针灸”学术思想学习班等各种形式,加大“杨继洲针灸”文化品牌宣传广度,共同提高衢州针灸的影响力。

(二)深挖“杨继洲针灸”学术思想。积极配合“浙派中医”的编纂,完成《浙派中医·针灸卷》编写工作。同时,继续做好浙江省中医药重大课题子课题《针灸大成校(释)评》,配合完成该著作出版,使“杨继洲针灸”文化得以推广。

(三)坚持“杨继洲针灸”传承人培养。继续做好传承人的挖掘和培养工作,不断加大政策扶植力度,现有传承人做好理论、临床、科研等带教工作;同时,依托衢州市职业技术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培养一批优秀的传承人。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及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注,希望你们继续为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9月28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9月2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