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15K/2022-143433 成文日期: 2022-10-25
发布机构: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组配分类: 市政府文件
文件编号: 衢政办〔2022〕5号 统一编号: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对2021年市级重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2022年市级重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情况报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2-10-25 14:5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分享:

市人大常委会: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2021年市级重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和2022年市级重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衢人大常办〔2022〕23号)悉。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发挥“四大办”和“三重”机制作用,每半月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确保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见效。2022年1—9月,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78亿元,年度计划执行率79.7%,其中4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1.9亿元,年度计划执行率80.2%。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攻坚克难,超常规抓好项目建设

一是开展项目攻坚。先后13次召开“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指标”攻坚推进例会,聚焦重要指标短板弱项、重大项目难点堵点、重点企业困难问题,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协调、一月一攻坚”。1—9月,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开工率达到94.4%,乌溪江西干渠灌区引调水工程、尼山小学改扩建、智慧新城分布式再生水厂等一批重大产业配套服务、重要民生需求、重要环境改善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信安湖环湖绿道、双叶线、市档案馆新馆二期、公安局“两基地”等续建项目有序推进。

二是开展问题攻坚。按季度组织开展重大项目“百个问题”市政府领导领衔攻坚,“一项目一方案”,持续紧盯不放,实行滚动销号,确保见底清零。强化数字化赋能,迭代升级“项目通”系统,将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纳入系统数字化管理,对应开工未开工、应入库未入库、应完工未完工项目进行“红黄灯”预警,累计预警项目160个,已销号146个,销号率91%。九华大道隧道(二期)与紫薇路隧道工程已于10月初完工投用;高铁新城基础设施配套“四网”建设桥梁主体工程、盈川中路下穿高速西出口隧道工程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将于年底前完工。

三是开展前期攻坚。实施“百个前期”项目攻坚行动,狠抓123个10亿元以上重大前期项目,压实主体责任,精细化管理前期各环节,变“串联”为“并联”,全力往前赶,推动一批重大前期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提前开工。如常山江航电枢纽、甬金衢上高速公路江山段节点工程均于9月底开工建设。

二、抢抓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一是加强资金要素争取。抢抓政策窗口,全力对接,提前谋划,144个项目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发行额度110.1亿元。其中氟硅钴新材料绿色制造训研创基地、市第三医院精神疾病伴发传染病隔离病区、东港新兴产业园配套工程等16个市本级项目,发行额度9.3亿元。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7.61亿元,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9个,补助资金1.4亿元,占全省补助资金的13.2%;乌引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铜山源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2个市本级项目获得1.49亿元补助资金。争取衢丽铁路(衢州段)、常山江航电枢纽等2个市本级项目获得13.25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支持。

二是加强土地要素保障。紧盯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千方百计争取用地指标,48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清单,其中衢丽铁路已完成用地预审,常山江航电枢纽工程68亩先行用地已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批。抢抓“三区三线”调整机遇,争取杭衢铁路、衢江治理二期、钱塘江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等182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盘子,涉及稳定耕地9.86万亩。

三是加强存量资产盘活。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要求,加强对建成项目和存量资产的梳理,全市共有铜山源水库整体资产、乌引工程(衢州段)等37个项目(存量资产)纳入全省存量资产台账,总投资193亿元。按照省发改委下达的盘活存量资产方案,研究、探索通过基础设施公募REITs、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提高项目运营管理水平。

三、建强机制,着力提高投资绩效

一是做实项目前期。优化项目前期研判推进流程,建立快速联合研判机制,推动优势资源向成熟度高、可行性强、落地快的项目集聚,加快项目研判、决策;科学编制项目前期攻坚计划,建立集体会商讨论机制,综合规划争列、项目审批、要素保障和政策处理等因素,梳理法定审批环节、层级、时限,集体研究审定项目攻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并按既定计划做好跟踪落实。

二是抢抓政策争列。建立要素前配机制,对年度攻坚开工项目进行规划比对、空间模拟、资金匹配和征迁筛查,进一步敲实项目的可行性;建立政策研判机制,针对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三区三线”调整、重大规划争列等密集下达的各类政策,利用“三重”例会等机制组织联合会商,研判政策、通报进度、统一要求,强化争取合力;建立协同审批机制,“四大办”协同发改、财政、资源规划等部门,对标政策争取要求,主动服务、联合会诊、无缝衔接,加快审批进度,助力重大项目抢抓政策窗口期。

三是优化标后监管。实行专人跟踪服务机制,“四大办”专班成员一人挂联一个重点项目,按照工作进群、每周参会、全程跟办的要求,在项目一线协助业主单位协调、解决问题,及时掌握项目推进情况;建立项目绩效后评价机制,对同类项目的资金绩效、建筑风貌、施工工期、质量安全、运营成效进行深入分析,形成项目建设复盘总结和最佳实践案例,推广好的项目管理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精神,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扎实有力、高效有序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以项目之进为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贡献更多力量。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