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2931/2022-135314 | 成文日期: | 2022-10-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金鑫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的建议》的提案(第0063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善用他山之石,补齐环保管理人才缺乏短板
1. 探索园区环境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加大地方政府尤其是工业园区环保管理的投入,引入第三方治理模式,有效提升园区企业环境污染防治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日常管理中对企业帮扶指导的能力。近年来,智造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摸清环境底数和治理短板的基础上,结合园区实际,研究编制了《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第三方服务引领第三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在全市率先通过公开招标开展园区第三方环保监管服务,作为园区生态环境部门监管力量的补充,污染治理采取“企业付费+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机制,公共污水处理厂及固体废物处置设施主要通过招商引资方式,由第三方治理单位投资建设并自负盈亏,充分地发挥了第三方治理单位的专业性。
2. 提供环境保护贴身管家服务。搭建“一站式、全流程”的环境综合服务平台,将环保管家引入企业。在原有的“串门式”体检之外,拓展半驻场、半托管的深入服务,从源头上帮助企业规范管理,达标排放。事前为企业提供数据审核、资料备查等服务;事中阶段,为企业提供“三同时”验收和排污许可证申请咨询服务,力助企业做到审批合法、按证排污;事后阶段,视企业需求,提供“私人定制”模式的精准环保管家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在环保合法性、污染物治理、环保制度建设、台帐记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衢州市自2016年建立衢州环境医院以来,共为各级政府、环保管理部门提供环保咨询服务380余次,上门服务企业7500余次,诊断企业760余家次。接下来,衢州市环境医院要积极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医院,扩大服务半径,形成一条连接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环保产业带。
3. 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稳进提质。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坚持重大项目靠前服务,建立局领导挂联上市梯队企业工作机制,对列入“4+1”重大项目、总投资在10亿以上的市重点项目,落实环评审批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提前介入环评技术评估。坚持创新驱动,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坚持科学普法,利用微信公众号、电子屏、以及宣传展板、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载体,对环保政策和管理要求进行大范围、广覆盖、多形式的宣贯活动。坚持公众参与,持续开展“企业环保咨询日”活动,自2020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环保业务培训40余场,培训企业2500家次,帮助企业切实提高环保管理水平。
二、赋能绿色金融,拓宽污染治理融资渠道
1. 借力双碳工作探索融资新模式。我市碳账户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碳信息报告靶向配套金融优惠政策,率先发放基于碳账户的工业减碳贷、农业碳中和贷款、“零碳相伴”个人贷款。目前,碳征信报告覆盖3003家企业主体及239万居民个人,上线35项碳金融政策制度,27家金融机构上架碳金融产品47个,企业碳账户贷款规模256亿元,个人碳账户贷款累计授信37亿元,发放28亿元。
2. 利用环境要素提供融资新保障。为丰富企业融资渠道,市生态环境局会同人民银行衢州中心支行积极宣传排污权抵质押贷款相关政策,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助力企业稳健发展。按照贷款政策梳理出符合条件企业112家,采取一对一辅导方式,支持企业办理排污权抵质押贷款。截至目前,已为5家企业发放排污权抵押贷款共计2160万元,有效协助企业盘活环境资源,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
3. 探索绿色赋能拓宽融资新途径。全力支持特色产业、工业园区、企业等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为企业绿色发展加油赋能。如指导浙江金励环保纸业有限公司根据自身产品特点,通过机械磨制竹纤维部分替代纸浆,全部建成后需竹纤维42.6万吨,可带动竹产业链发展,促进竹农增收。指导江山市双氧水有限公司获得全国首笔以“碳账户”为主要参考指标的专项贷款“工业减碳助力贷”500万元,目前企业已完成扩容建设并正常生产,有效回收利用二氧化碳量从原来的每年1.5万吨提升到3万吨以上。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