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015K/2022-137074 | 成文日期: | 2022-10-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九三学社衢州市委会: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衢州市森林康养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第0368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通过各项措施,大力推动森林康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是打造森林康养载体,夯实发展基础。打造以森林康养基地为重点,以森林古道、森林人家、森林氧吧和森林康养名镇(森林休闲养生城市)为支撑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以森林氧吧、森林人家为基础,森林康养基地为精品,森林休闲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名镇)为集群的森林康养产业新格局,进一步“串珠成链”。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省级森林休闲养生城市1个,建成省级森林康养名镇、基地、森林人家等91个,创成省级森林城镇60个、“一村万树”示范村142个,修复森林古道10条。
二是提升基础支撑能力,完善配套建设。启动市级步道建设,将步道延伸拓展,突出资源整合,统筹景区提升,兼顾赛事活动,强化主题与功能复合,不断丰富步道品类,完善县(市、区)环线、支线,构建以衢州山水为特色,古道、绿道、登山道、游步道、防火道、林道、驴道、村道等多种道路一体的多功能、网格化的步道系统。
三是积极营造宣传热点,凸显衢州特色。积极参与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的寻找“最美森林氧吧”活动,通过公众投票、专家评审,全市共获评浙江森林氧吧21个,其中开化县钱江源森林氧吧被评为全省十大最美森林氧吧。相继参加了“浙江十大名山公园走进神仙居暨‘五百’森林康养目的地”宣传推介和首届长三角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宣传推介等多项活动,有效吸引了社会公众对森林康养的关注,较好地宣传了衢州市森林康养资源。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乡村振兴和“大花园”建设,着力强化森林康养政策引导,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大力开发新兴业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不断完善营销体系,强化项目监督管理,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逐步建成集医疗、养生、康复、保健、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业态于一体的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森林康养产业体系,打造国际知名的森林休闲养生目的地。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将推进森林康养发展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合作会商机制,研究出台支持森林康养产业的具体措施,共同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各级民政、卫生健康、中医药等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指导工作,将森林康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活动组织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
二是科学规划引导。森林康养是一个跨产业、多业态、复合型的系统工程,是近年来林业改革的一次重大创新。市里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做好与医疗、交通、民政、体育、农业、文化、旅游等有关行业规划的衔接,吸收借鉴国内外森林康养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编制市级发展规划。
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对符合政策规定的森林康养产业贷款项目纳入林业贷款贴息范围。积极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产业投资基金和民间资本以PPP、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森林康养项目建设。选择一批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较好、服务能力较强的重点森林康养地,列入市级工会疗养线路。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积极引导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中开设涉及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相关课程,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同打造既掌握林学专业知识,又具有康复疗养、健康保健和旅游服务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五是发展森林康养文化。推广森林康养文化,倡导健康生活理念。鼓励创作森林康养文学、书法、摄影、音乐、影视等文化产品。大力发展林业特色文化产业,加强竹编、木雕、根雕、插花、榨油等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普查、保护和传承,推进柯城竹编、开化根雕、常山油茶古法榨油等传统民间技艺申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