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015K/2022-137073 | 成文日期: | 2022-10-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徐静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帮助2022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纾困的建议》的提案(第0298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频发散发等多重冲击下,经济运行存在较大下行压力。衢州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住经济大盘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力提振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大盘企稳回升。
一是推动惠企资金直达快享。衢州市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持续优化迭代衢州“政企通”平台,通过数据共享、流程再造、机制创新等,打造政策直达应用场景,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高效直达、无感智办,切实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按照评定类政策实现零审批、零材料、零环节,申报类政策实现材料最少、环节最少、时间最少的目标要求,推动惠企政策由企业申报向无感兑现转变,实现惠企扶持政策直达快兑。探索实施“预拨制”审批改革模式,并纳入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对即申即享政策全面实行预拨款制度,变批量审批为即时审批;对实施类项目和投资补助类项目政策积极推行预拨制,先兑付再审计核算,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截至9月26日,全市兑现各类惠企资金68.2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6.89万家,惠企面81.67%。
二是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面落实国家“33条”、省“38条”、市“40条”等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退、减、免、缓”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最大限度释放减税降费红利、最大力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截至9月27日,全市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77.16亿元,其中办理留抵退税48.95亿元、减免税费10.53亿元、缓缴税款16.5亿元、缓缴社保费1.18亿元。加大小微企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13个行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13个行业企业,并一次性退还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延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在继续延缓缴纳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费基础上,延缓缴纳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部分税费,在依法办理纳税申报后,制造业中型企业可以缓缴政策规定的各项税费金额的50%;制造业小微企业可以延缓缴纳政策规定的全部税费,延缓的期限为6个月。自2022年9月1日起,按照《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关于延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有关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2号)已享受延缓缴纳税费50%的制造业中型企业和延缓缴纳税费100%的制造业小微企业,其已缓缴税费的缓缴期限届满后继续延长4个月。强化减税降费政策服务宣传,推出6大类25项129条服务措施,同时深化银税合作,截至9月27日,全市累计为企业授信2836笔,发放贷款27.02亿元。
三是加大用工稳岗支持力度。市人力社保部门采用后台数据比对,优化补贴发放方式,直接向符合条件的参保单位精准发放,全程免填表、免跑腿,降低政策兑现门槛,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实现“免申即享”。5月26日,我市多个县(市、区)第一批稳岗返还资金发放到位,政策落实速度全省第一。6月17日,我市完成第一批留工补助政策兑现,兑现进度及资金量均位于全省前列。截至9月底,两项政策累计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发放补贴资金2.98亿元,惠及全市2万余家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同时,支持企业与各类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对以“订单班”、“冠名班”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给予企业补助,进一步健全企业用工“引育用留”全链互动保障服务体系。
四是强化外贸企业帮扶。畅通外贸企业货运物流,制订应对疫情影响政策,鼓励企业加快外贸发展,纾解我市外贸企业货车通行问题,帮助外贸企业办理全国通行证。开展多渠道宣传推介,推进衢州外贸企业与宁波港对接洽谈,深化合作,举办中运海运合作对接会,助力外贸企业破解订舱难、运价高难题,最大限度减少货运中间环节,降低国际海运成本。加强外贸人才培养,将培育国际贸易人才计划纳入外贸提档升级千亿行动方案中,探索外贸人才导师制、外贸“飞地”等,支持衢州学院开展数字贸易产业学院,培育国际贸易人才。定期举办周末集市现场招聘会,提供员工招聘平台,并组织企业赴湖南邵阳、张家界等地人社部门、高校,开展专场外贸企业人才招聘会,精准配对,破解企业外贸人才紧缺问题。另外,针对企业反馈装箱员考试难、人才缺乏等问题,商务部门主动与浙江地方海事局联系对接,邀请省级专家开展讲座宣讲、提供培训服务,现场解答企业疑惑,提升我市外贸人员专业水平。
五是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培育。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我市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持续推进“雏鹰”“放水养鱼”等专项行动,制定《衢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引导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首次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示范(产品)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省级隐形冠军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加大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力度,积极组织中小企业管理者培训提能力,今年以来衢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共举办以数字化转型、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工业政策宣讲等为主题的培训24场,服务人数7535人,线上培训16场,直播观看人数5270人。
下一步,我们将不折不扣落实好减负降本和财政奖补等各项惠企政策,进一步迭代升级政企沟通平台,做实企业社区化网格化服务、“双千”精准服务,强化涉企服务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一是加快现有政策落地。针对兑现率较低的条线政策,要积极协调推进,力争我市政策兑现率达到99%以上,争取我市资金兑付率在全省排名有所上升。依托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个体工商户扶持发展工作联席机制,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集中力量帮助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提高非国有商品市场租金减免政策的惠及面,对主动减免租金的正面典型予以宣传报道,进一步营造氛围。推进小微企业和个体户信用融资破难行动,按照“授信一批,放贷一批,帮扶一批”的目标,对15万“白名单”主体开展金融服务。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供给。按照“全面顶格、能出尽出、精准高效”的原则,聚焦助企纾困、工业强市、项目推进等优化完善“四大专项”政策体系,按照“三零三最”要求,强化助企纾困、稳岗就业等政策的谋划储备,以问题、需求为导向,切实提升政策针对性、可操作性,储备一批“补丁”政策,放大政策的叠加效应。不折不扣做好扩围后留抵退税工作,强化政策实施效应和对财政收支影响的分析研判,统筹安排退库时间、批次、进度,确保全市退税工作有序推进。
三是加强政策落实的督查与评价。以市“40条”稳经济政策为重点,对今年各类助企业纾困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围绕留抵退税办理进度、扩大留抵退税政策覆盖面、风险分析应对处理、狠打骗退案件查处、督查发现问题整改和监督执纪等6大方面,做好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排查,针对性做好补短板强弱项。结合本地留抵退税政策落实情况,以排除政策落实风险隐患为导向,以留抵退税电子台账为主要抓手,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即知即改。对四大专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估,以结果为导向,做好政策的调整与优化。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