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015K/2022-137069 | 成文日期: | 2022-10-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王敏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打造四省边际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高地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议》的提案(第242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市医疗卫生基本情况
(一)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情况。2021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787家,包括医院8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59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0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3家。
(二)全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情况。2021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共计2030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028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51人(全省第五);注册护士8760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注册护士3.83人(全省第二);药师(士)1196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325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有核定床位16244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7.10张(全省第二)。
(三)全市人才学科科研情况。人才方面。2021年末,全市拥有卫生高级职称2518人(含博士10人、硕士553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2人、省级名中医5人、省级基层名中医11人,省“551”卫生创新人才培养对象7人、医坛新秀培养对象18人。学科方面。2021年末,全市拥有省级重点学(专)科27个,其中省市共建学科5个、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专)科8个、县级龙头学科13个、特色学科1个;浙江省区域专病中心建设单位1个。科研方面。2021年末,全市拥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立项19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7项。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规划引领,高站位布局高地建设。2021年7月,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原则通过《衢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要超常规推进四省边际“医学高峰”建设,建强四省边际中心医院和市中医院。2022年4月,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其中明确要高水平推进健康衢州建设,做强四省边际中心医院、四省边际中医院和县级医院。2022年7月,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全力打造四省边际十个“桥头堡”,其中公共服务“桥头堡”中明确要求四省边际中心医院跻身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国百强,四省边际中医院创成三级甲等医院,各县(市、区)均有具备三级服务能力医院。目前,市委市政府已建立市委八届二次全会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抓落实机制,明确由李宁副市长领衔推进四省边际公共服务“桥头堡”建设,成立专项推进小组,以“思维导图+四张清单+攻坚计划表”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到位。
(二)聚焦能级提升,超常规打造医疗中心。一是加快做大做强四省边际中心医院。2022年4月25日,市委高屹书记在市八届政协一次会议大会委员发言《抢抓机遇量质并举加快做大做强四省边际中心医院》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单位具体研究落实,力争尽快赶上金华、丽水中心医院。5月9日,徐张艳市长也对此作出批示,要求按高书记批示精神抓好落实。李宁副市长高度重视,亲自领衔并第一时间作出部署,由市卫健委在深入对比分析周边地市医院的基础上起草形成《关于支持衢州市人民医院(四省边际中心医院)加快做大做强的若干意见(送审稿)》(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经多轮讨论修改后,先后向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若干意见》将从10个方面支持市人民医院做大做强,拟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二是深化创新与温医大合作。自2020年合作开展以来,市人民医院在运营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引育、科研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医疗收入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实现零突破,累计引进新技术新项目43项(其中4项技术达省内同学科先进水平),眼科学位列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科技量值第36名。2022年6月,市人民医院与温附二医院签订协议,确定了首批3个合作科室(骨科、儿内科、儿外科)。
(三)聚焦政策创新,多维度发力引育人才。一是加大“引”的力度。2021年2月,在省内率先出台最具含金量的医疗卫生学科人才新政,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全市引进100名硕士及以上人才(含博士6名),2022年上半年已签约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95名(含博士5名)。市人民医院还引进黄荷凤院士团队、上海东方肝胆医院袁磊博士团队等。二是下足“育”的功夫。省卫生“551人才培养工程”累计入选人数达25人,高于丽水、金华等地市。在全市推选出首批“258”医学重点学科人才75名。依托浙大衢州医联体“五横”平台,推行“1+6”导师制培养模式。实施进修培训计划,鼓励学历提升,将市本级医院个人进修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职称评聘必备条件,2021年市直系统共有93名医卫专技人员递交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育申请。三是做优“留”的文章。建立健全医学人才人事关系、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服务机制,不遗余力留住优秀人才。积极落实人才政策待遇,2021年全系统累计发放各类人才奖励、津贴2886万元。
(四)聚焦优质均衡,全方位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推进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龙游、江山、常山、开化4地县级人民医院入选国家“千县工程”项目医院。江山市人民医院、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开化县中医院成功创成三级乙等医院。目前已制订形成《衢州市加快建设高水平县级医院打造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工作方案(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二是实施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实现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对全市6个县(市、区)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成12个标准化“三大救治中心和三大共享中心”、24个临床专科和10个急救站点。江山、常山、龙游3地获省卫健委2021年度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考核优秀等次,优秀占比在全省各地市中位居第二。三是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研究形成《关于加快补齐医疗卫生基层基础短板促进医疗服务优质共享的实施方案(送审稿)》,文件将从人员力量、人才培育等8个方面出台24条政策举措。截至2022年8月底,全市累计新改(扩)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70家,在10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92家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能力标准。四是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我市开化县连续两年代表浙江省接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评价,并获全国第一名的佳绩。在全市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同质同标免费体检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持续优化,上半年全市累计签约85.47万人,其中十类重点人群签约率81.15%。
三、下步重点工作
(一)在打造医学高地上精准发力。一是加强人才引育和学科建设。深化与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紧密合作,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全面推动高端医疗卫生科创平台发展。2022年底,力争引进中青年博士10名以上,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上,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2个,省级卫生领军人才“零”突破。二是支持四省边际中心医院做大做强。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并实施《关于支持衢州市人民医院(四省边际中心医院)加快做大做强的若干意见》,力争2025年前,市人民医院进入国家三级公立综合性医院绩效考核前100名。三是推进公立医院提档升级。2020年底,争取创成三级甲等医院1家、三级乙等医院4家,启动二级甲等医院复评及二级乙等医院创建工作。
(二)在做强县域医疗上精准发力。一方面,实施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工程。制定实施《衢州市加快建设高水平县级医院打造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工作方案(2022—2025年)》,将县级医院打造为共同富裕的标志性工程。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一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条件成熟的创成三级乙等医院。另一方面,持续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完善城市医联体分工协作机制,巩固放大县域医共体“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改革优势,推进市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
(三)在提升基层能力上精准发力。一方面,加快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制定实施《关于加快补齐医疗卫生基层基础短板促进医疗服务优质共享的实施方案》,在投入保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逐年逐项补齐医疗卫生基层基础短板。到2025年,基本健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医防协同、中西并重、富有活力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做实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基层卫生服务内涵。全面实施加强高血压糖尿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推进分级诊疗改革,力争“两慢病”患者管理达到“两提高、两稳定、两降低”目标。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