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015K/2022-137068 | 成文日期: | 2022-10-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刘红飞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统筹生态账户和碳账户建设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富样板的建议》的提案(第0375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碳账户和生态账户是我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市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实现绿色共富的“金名片”。早在2021年,我市就全域启动了“两山合作社”改革,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共富模式,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1.45亿,得到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批示肯定。同时,我市在全国首创碳账户体系,碳账户碳金融成为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央行行长易纲、时任浙江省省长郑栅洁等领导纷纷批示肯定,碳账户金融在全国推广。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两山”和“双碳”改革,市委书记高屹主持召开衢州市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低碳示范城市创建三年行动方案》《2022年衢州碳账户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了加快构建“大脑”、加快推广应用、加快市场破冰的碳账户体系改革重点。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张艳亲自主持“‘两山’理念在衢州的实践与思考”课题研究,专题听取了“两山合作社”改革试点进展情况的汇报;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等12个部门(单位)与各县(市、区)分别开展了18个子课题研究。你提出的相关问题和建议,均已吸收纳入相关课题,并结合年度重点工作一体推进。
诚如你建议中所言,现阶段,由于两项改革刚刚起步,按照“两端发力、协同推进”的思路,更有利于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难点堵点问题。为此,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深化改革:
一、全力打造碳账户改革金名片
(一)聚焦“算得准”,推进碳账户省市共建。发挥先行优势,以省市共建为抓手,着力构建碳账户监测核算评价“一个体系”,推动建立全省统一的碳账户建设规范、碳排放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标准、碳账户综合评价体系,为全省各领域各地区破解共性问题提供建议方案。聚焦共性问题,做好改革探路,争取各领域省级部门支持,进一步推进涉碳数据自动化采集、全量化归集、智能化治理,打通省市数据传输通道,完善碳账户辅助决策应用,加快碳账户地方立法,在全省率先打造成数据贯通、标准贯通、应用贯通的典型示范地区。
(二)聚焦“用得上”,注重碳应用实战实效。强化“一领域一核心”治理应用,建立碳账户应用场景管理S0一本账、最佳最差应用评选、实战实效考核等机制,推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农业农村、居民生活、林业、金融、科技等9个领域上线“双碳”核心业务,创新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打造“一县一主题”集成应用,推动各个县(市、区)紧扣区域发展战略,围绕打造低碳试点县特色模式,构建系统化集成化的特色应用主题。培育企业“十百千”示范应用,分批次培育形成10家标杆性、100家示范性、1000家规范性碳账户应用企业。
(三)聚焦“能破冰”,探索碳“双控”市场机制。研究编制能源“双控”向碳“双控”转变改革试点方案,探索建立碳“双控”预算化管理机制和配套政策。完善“双碳”公司市场化运行机制,积极探索碳权益资产和碳数字资产管理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节能、绿能、储能一体化发展模式,以市场换产业,打造千亿级“双碳”产业基地。
二、全力打造“两山合作社”改革“金名片”
(一)突出改革重点,探索熟地开发模式。围绕“标准地”建设需求,摸清可开发资源“家底”,建设生态资源开发评价智库应用。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建设生态账户,在村一级完成确权、评估和流转,形成经营权分离的“资产包”,入股到“两山合作社”。制订出台生态共富“标准地”建设规范,按照市场需求建设可供项目快速落地的“标准地”,开展“标准地”招商,落实“标准地”授信。健全农户生态资源储蓄分红、村集体资源入股分红、政策资金入股分红等共富机制。
(二)推进配套改革,探索集成改革模式。推动国资平台改革,按照生态资源运营统筹到“一个平台”,完善农村资源统筹开发平台体系,建立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农村资源统筹开发运营考核管理机制。创新生态共富基金,按照涉农相关资金整合到“一个口子”,探索建立生态共富政策资金池,建立政策资金使用的生态共富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政策资金入股开发项目分红机制。推进确权登记改革,探索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纳入“生态账户”,并与不动产登记、国土调查、专项调查等信息的实时关联,实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实时追踪、随时查询、即时交办。推进生态金融创新,制订出台生态共富征信报告制度,为金融机构提供可追踪的资源权益归属、可验证的资产价值评估、可操作的生态征信报告,建立逾期贷款生态抵质押物处置交易市场。
(三)培育典型模式,检验实战实用实效。培育生态共富产业典型模式,打造开化清水鱼、常山胡柚、江山夯土房民宿、龙游林业、衢江山农品牌蔬菜、柯城柑橘等6大共富产业。培育生态共富乡村典型模式,培育形成30个可观摩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共富村典型案例,原则上每个生态共富村受益于“两山银行”的增收不低于30万元,其中储蓄分红和入股分红不低于10万元。培育生态占补平衡典型模式,在全省全国率先建立生态占补平衡交易市场。
三、统筹推进“两山”和“双碳”两大改革
(一)统筹两大应用场景建设。按照构建“双碳大脑”的定位,聚焦产业生态化,推进碳账户体系应用场景开发建设,加快实现碳源碳汇碳效数据自动化采集和全量化归集,在虚拟空间中完成碳源碳汇全生命周期的映射、评估、模拟和预测,构建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的“双碳大脑”。按照构建“生态大脑”的定位,聚焦生态产业化,推进“两山合作社”应用场景开发建设,力争率先实现“两山”转化数据全量化归集、算法模型全方位集成,率先形成全域生态开发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处置的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
(二)统筹两大运营平台建设。目前,已依托市大花园集团成立了市“两山”公司和市“双碳”公司,均为市大花园集团的二级子公司,更有利于“两山”和“双碳”市场化业务的整合。并与上海环交所(全国碳市场)达成战略合作,将积极探索我市生态环境权统一交易市场。县级层面,也已依托原有国资公司成立了“两山合作社”,将推进“两山合作社”业务拓展到“双碳”领域。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