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4538/2022-120503 | 成文日期: | 2022-01-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衢州智慧新城管理委员会 | ||
今年以来,智慧新城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大干项目一百天”活动为载体,聚焦数字服务业和无线电产业两大主导产业,坚持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强化腿勤脑勤,注重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项目建设彰显新形象。四省边际中心医院、高铁新城外国语学校、体育场、三江中路连通工程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鹿鸣未来社区、智慧新城数字经济产业园、高铁新城路网二期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成功被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创建单位,城市品质和承载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经济指标实现新突破。1-11月份入库投资120亿元,同比增长46.5%,位居全市第一。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速60.75%,其中出口额增速37.17%。1-10月,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1.26亿元,同比增长26.20%。今年以来实现税收收入19.55亿元,同比增长120.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0亿元,同比增长145.4%。
三是招商引资收获新成果。1-11月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2%。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投资总额103.5 亿元;引进数字经济项目60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57.84%;引进47家税源型项目。姚家地块五星级酒店综合体项目和北航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已通过市委财经委决策,华夏航空、飞来酒店和奥特莱斯等项目均实现开工建设。
四是国企改革迈出新步伐。截至11月底,公司总资产233.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86%,净资产比上年同期增长23.56%。成功获得国开行50亿元项目融资支持,成功发行非公开公司债券7亿元,创近一年全国首次发行主体公司债券最低利率水平,成功破解希尔顿逸林项目各类难题并开业运营。
五是要素保障助力新发展。共筹措各类资金60.28亿元,其中成功申报专项债资金26.3亿元;共完成供地32宗地1913亩,收缴土地出让和划拨价款98.74亿元,出让土地面积、单价、总价均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已引进大学生700多人,其中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博士后3人、博士35人、硕士30人。数字红盟党群服务中心被评定为“省级百个数字赋能、集成示范”党群服务中心。
二、具体举措
(一)提速提质抓项目建设。2021年,智慧新城计划实施项目共135个,计划总投资1106亿元,其中新建项目53个,计划总投资263亿元;续建项目55个,计划总投资559亿元;前期A类(前期转实施)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2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计划入库数约为142.3亿元,同比增长53%以上。今年以来,主要通过开展“大干项目一百天”活动,采取周点评、月通报、正反面典型通报等方式,实现“交办、督查、反馈”闭环管理,让项目建设快起来。截至目前,共实施项目66个,已完工项目15个;前期类项目39个,已转实施项目21个,12个项目计划年内全部转实施;在建项目33个,12个项目计划年内完工。
其中,体育场及周边道路工程顺利于9月底完工,为省四体会举办作出了贡献;三江中路连通工程10月1日实现主道路通车,比合同工期提前4个月;“两中心”项目幕墙施工完成 91%,装修工程完成66%,计划B、C、E座春节前完工,比合同工期提前11个月;鹿鸣半岛时尚文化创业园项目完成工程总体形象进度49%,大草坪春节前对外开放;市政广场和市民文化公园改造项目完成总体形象进度85%,春节前完工;龚家埠头老村改造提升工程等5大民生工程将于年底前全部完工;九龙幼儿园、新华第二小学和第五实验学校已实现主体结顶。
(二)腿勤脑勤抓招商引资。聚焦数字服务业和无线电产业,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开展全员招商和驻点招商,拉高标杆,对标先进,持续深入推进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
目前,姚家地块五星级酒店综合体项目和北航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已通过市委财经委决策;爱琴海购物公园奥特莱斯项目总投资11亿元,概念方案已过规委会,正开展基坑开挖等工作;衢州客厅项目总投资37亿元,已与浙建投、中铁十八局达成初步合作方案,已通过市政府决策,计划2022年1月份签订协议;华夏航空(衢州)国际飞行培训学校及华东区域总部项目总投资30亿元,正在开展土方开挖、垫层浇筑等;中电海康智慧交通产业总部基地项目已经签订投资协议,正开展方案设计等工作;体育中心高端酒店项目正在开展桩基施工、底板施工等工作。高铁新城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商务条款基本达成共识,争取进入决策程序;中国固态硬盘产业基地项目与投资方就政策框架基本达成共识;聚焦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和高端服务业,主动对标北上广,加快推进地下不夜城、严家淤岛、百家塘等一批在谈项目招商,力争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三)细之又细抓城市管理。坚定不移把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城市管理的突破口,强化数字化理念、深化数字化认知,落细落小落实各项城市管理举措,让群众获得感满满,幸福感满满。截至目前,辖区在全国文明城市复评中实现零失分。1.高位推进扬尘治理。发现整改扬尘污染问题462件,问题整改率100%;累计出动4000多人次,每天投入200人次,日清理泥沙8吨,是原日常保洁的2倍以上;处置扬尘污染、渣土车违法行为411件,罚款22.75万元,形成扬尘治理高压态势,把对城市品质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市民安全出行。2.夯实城市治理基础。对亭川东路、回龙渠以及内涝积水点周边管网开展全面排查,完成城镇污水排查管网7公里,完成指标的350%;做好全市易涝风险“一张图”建设,排查梳理智慧新城范围19处内易涝点位,均已完成整治;推进二次供水改造,目前文奕苑等7个小区已经进场施工,其他15个小区按计划陆续开工;组织开展路面病害、积水点位、桥梁隧道专项整治,累计灌缝11000余米,修补坑洞2600余平方米。
(四)聚焦聚力抓国企改革。目前公司拥有7家全资子公司,5家参股公司,运营园区5个,酒店3家,承接市场化建设项目6个。①企业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获得AA+评级基础上,成功争取国开行、农发行融资支持,为衢州市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自2021年4月启动非公开公司债发行工作,用5个月时间,获得13亿元非公开公司债批文。经过对接银行及非银机构,截至发债前已经争取到10家银行约20亿的投债授信及13家非银机构的投债支持,为下一步非公开公司债的发行奠定了基础。②园区平台活力迸发。截至目前,创新大厦注册企业共计697家,1-10月营业额9.72亿元,税收1.5亿元;258园区现有企业330家,1-11月份实现营收约14.38亿元,税收约3.0759亿元。③衢州希尔顿逸林酒店于11月28日顺利开业,拖延五年之久的历史问题得到成功解决。
(五)从严从实抓安全生产。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安全生产会议要求,以“三个不发生”为目标,紧盯在建工地、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全年未发生一起群体性或出市赴京的重大信访事件。
1.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全面落实“防风险、遏重大”各项举措,对重点领域开展全面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共排查道路交通隐患点位116处,已整改隐患点位112处,4处正在整改推进中;开展消防隐患排查68次,整改隐患412余处;对在建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共计77次,发现隐患124个,目前均已整改完毕。辖区小区住宅高层建筑消防问题正在会同柯城区抓紧整改。截至目前,辖区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2.疫情防控零输入。累计排查重点人员843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人,居家健康观察6人,日常健康监测24人,未发生1 例疑似和确诊病例。完成在建工地、500人以上企业累计疫苗接种6220人。8月以来累计开展督查8次,对辖区工地、园区、商超、菜场等地开展督查检查工作,下发督查通报15期,所有问题已整改到位。
3.重大信访事件零发生。全面完成应家山地块国有土地上房屋收购、姜家山粮站收购和大学生创业园部分土地收购,推进原棉纺厂地块和原河西砖瓦厂危旧职工宿舍收购工作。完成一批土地报批和带征,一批项目用地政策处理和一批用地杆线迁移和违章建筑拆除,保障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六)严管厚爱抓队伍建设。全体干部职工,从五一节后到“七一”建党100周年,实行单休制度,主动扑在一线。班子领导带头主动作为,为全体干部作出了表率,激励了干部担当作为。所有人员到项目现场抓落实,到问题点上抓落实。在项目建设和产业培育等工作中,敢于创新,敢于担当,从大局出发,采取承诺制和容缺办理,高铁新城林网水网、桥梁、路网二期等项目按期取得施工许可证。年初以来,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30人次。每季度开展一次正反面典型通报,自去年以来,共通报正面典型11个,负面典型5个,涉及干部63人次。年初以来,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30人次。选优配强干部队伍。结合机构改革后内设机构更名的需要,共开展干部选拔任用2批次。出台干部关心关爱办法,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干部工作积极性得以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