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2931/2021-125323 | 成文日期: | 2021-07-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 | ||
吴伟斌代表:
首先感谢你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在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方面的建议(第188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基本情况
1.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2019年之前,我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主要在衢州市清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建有一条50吨/日回转窑焚烧装置,年焚烧处置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能力1.5万吨,另外建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生产线一条和6万立方米危险废物填埋场一座,年危废处置能力3.5万吨,年许可填埋量为0.3万吨。自2019年以来,我市相继建成了龙游青龙山建材有限公司年处置危险废物3万吨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常山江山虎水泥公司年处置8万吨水泥协同窑处置危险废物项目、衢州业胜金属材料公司年利用处置7万吨含锌废物扩建项目以及771矿矿洞危险废物填埋项目,全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达到了39.2万吨。目前,全市年产生的危险废物总量约10.1万吨,从处置能力上分析,现有处置设施能够满足危险废物的处置需求,并且有了一定的富余。
2. 一般工业固废利用处置能力。我市水泥企业较多,一般工业固废的利用处置基本上依托于本地的水泥厂,主要有巨化巨泰建材有限公司、常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江山虎水泥有限公司、江山何家山水泥有限公司、龙游青龙山建材有限公司、衢江豪龙建材有限公司。粉煤灰、炉渣、氟石膏、钢渣、水渣等可以直接作为水泥生产的混合原料直接利用,综合利用能力可满足本地需要。但也有一部分固废,比如钴渣、污泥、工业边角料等不能进行综合利用,需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或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置。全市年产生一般工业固废508万吨,其中95%以上进行了综合利用,需处置的工业固废约25万吨。目前全市已建成一般工业固废处置项目9个,年处理能力52.4万吨。从能力上分析,能够满足一般工业固废的处置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全市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及处置能力建设情况看,全市工业固废和危废的处置能力均大于产生量,但由于工业固废种类多、成份差异大,现有处置设施并不能满足所有种类的固废得到有效处置。比如含氯离子、氟离子较高的危险废物,焚烧过程对处置设施的腐蚀性较大,处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再生铝企业产生的铝灰,由于今年才列入危险废物管理,处置能力一时难跟上,导致企业库存量较大;还有少数一般工业固废比如废玻璃钢、废保温棉等,由于量少不适合单独建设处置项目,目前只能进行填埋处理。
三、下步工作计划
针对您所提出的提升固废处置能力建设问题,我局一直十分重视,2019年4月报请市政府印发了《衢州市工业固废危废监管处置体系建设方案》,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建设12个固废利用处置项目,目前除衢州清泰公司危废焚烧项目和危废填埋项目正在实施以外,其他10个项目均已建成投运,基本实现了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结构上和总量上的匹配。下步工作我局将重点围绕“无废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聚焦重点、难点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固废处置能力建设。一是加快已列入规划的能力提升项目的建设进度。重点推进清泰公司100吨焚烧项目和危废、一般固废填埋场项目的建设,并积极鼓励企业自建固废预处理项目,通过预处理解决固废出路难的问题。二是健全完善固体废物收运体系。推进小微产废企业危废统一收运工作,全面摸清危废年产生量10吨以下的企业情况,做到应纳尽纳,2021年底前实现辖区小微企业收集体系覆盖面80%以上。同时,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五化”收运工作模式,到2021年底确保全市两家以上实际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统一收运工作。三是加强已建成固废处置设施的运营监管。要求市内固废处置项目重点保障本市域内企业的固废处置,对转移市内处置的固废实行备案审批制度。鼓励固废处置单位开展有序的价格竞争,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有效降低固废处置的价格。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言献策。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