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23E/2021-124938 成文日期: 2021-06-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21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6-23 14:5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字体:[ ]
分享:

衢发改函〔2021〕42号

赵瑞慈委员:

你在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发展药膳推进中医药文化健康产业的建议》(第218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1.中药材种植初具规模。我市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发展中药材种植。截至2020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年产量4万多吨,年产值7.11亿元,全产业链年产值15亿元,已成为我市新兴的农业主导产业。以“浙八味”和江南地区名优道地药材为主要种植、研发对象的浙八味·蝴蝶谷万亩中草药基地是浙江省最大的中医药产业园。中医健康城落地运行并成为浙西唯一一家中医药专业综合服务市场。建成“衢六味”道地中药材展示中心、衢州市中药材研究所等平台,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2.中医药康养产业日益兴旺。拥有较为丰富的各类中医药产品,现有中药饮片、中药汤料、药膳、药酒、药茶等中医药健康饮食产品近1000种、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产品300余种,灵鹫山森林康养基地入围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江山市江郎山、衢江区紫薇星谷、常山县不老泉、开化县根宫佛国列入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益年堂、仙霞湖休闲养生生态科技园等四个基地列入省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乡村旅居康养蓬勃发展,民宿品质持续提升,柯城区七里乡、九华乡等吸引了大批长三角地区老年人来衢休闲旅居。

3.药膳应用逐步兴起。目前全市共有中医药药膳餐饮企业近100余家,江山市被命名为“浙江省特色药膳发源地”,“江山乌鸡煲”获“省十大药膳”称号。衢州市中医医院积极发挥药膳在防病治病、保健强身方面的作用,已设16个常规药膳品种,如八珍炖鸭(鸡)、参芪子排汤、黄芪卤肉、桃红牛肉汤等,主要服务对象目前为医院内部职工,已计划待医院膳食管理系统(已在测试阶段)上线后将服务对象扩大至住院患者,并不断丰富药膳品种。

二、突出重点,推动我市药膳产业发展

诚如你所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养生,以食疗养生为特色的药膳逐渐兴起,中药材资源丰富。我市积极发展药膳产业,打造衢州特色药膳康养品牌正当其时,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你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研究完善相关措施,扎实开展工作。

1.挖掘培育一批特色药膳经营者。一是充分挖掘衢州特色食疗、食补、食治配方,培育一批当地特色药膳经营者,同时积极收集药膳食疗传说、趣谈、掌故,讲好药膳故事,丰富药膳文化内涵。二是积极引进一批知名养生药膳品牌经营者,挖掘好、传承好、利用好衢州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和药材资源,扩大衢州药膳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搭建药膳交流平台,发现培养药膳专业人才。市农业农村局已着手筹备首届“衢州市十大药膳”评选活动,并积极争取承办全省药膳大赛。四是积极鼓励经营者以药膳为基础,打造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的特色健康产业。

2.持续提升药膳品质功效。一是充分发挥市县两级中医医院作用,做好特色药膳品种的标准制定,明确每味药膳的配方、功效和制作方法,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指导科学合理食用药膳,最大程度发挥药膳功效。二是提升中药材品质,逐步建立从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炮制、仓储至运输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加强中药材检验检测,探索创建大健康产业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中药种植品质管控,推动中药材品质稳步提升。

3.推进药膳产业链条延伸。一是积极开展与省中医药大学、省中药材产业协会、省中医药学会、省营养学会、药膳科学研究院等学(协)会的合作,发挥专家智力作用,加强以衢州特色中药材为基源的特色药膳、药膳料包、保健食(饮)品、天然药物滋补品等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开发。二是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将膳药与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充分融合。形成具有衢州特色的药膳原材料种植、药膳料包生产、药膳民宿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药膳健康养生产业体系。

4.加强组织保障人才支撑。一是成立药膳协会,加强与卫生、文旅、市场监管、中药材协会、餐饮协会、农家乐协会的合作,为我市药膳产业快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以职业教育“五统筹”改革为契机,围绕“十四五”期间我市中医药产业布局和发展需要,重点谋划一批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为我市药膳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衢州争创四省边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