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2188/2021-124650 成文日期: 2021-06-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对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6-15 09:0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旅局 字体:[ ]
分享:

陈红升等10位代表:

你们在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推进文化赋能打造文化高地的议案》的建议(第22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的重要嘱托,在南孔文化研究和传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文化金名片打造方面积极作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丰富南孔文化内涵,创新更广泛的传播载体

(一)筑靓古城,让城市焕发新颜

1.组建南孔古城建设专班。由多部门抽调人员组建南孔古城建设专班,进行集中办公,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全面参与、服务、指导、协调工程项目实施。

2.加强古城保护开发,全面启动古城双修工程。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古城开发利用,重点抓好城墙遗址修缮、历史街区改造、传统文化保护性开发、旅游配套等工程。南湖广场文旅综合体、历史街区风貌衔接工程、儒学文化区旅游配套工程、水亭门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程、衢州东段城墙残址现状保护修缮工程、古城水系提升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

3.争创“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不断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衢州古城的保护、开发与建设工作,有效整合历史文化、生态景观、滨水空间等旅游资源及发展要素,全面提升景区综合品质,形成城景一体、主客共享的发展格局。2020年衢州提出创建任务,总体目标是2023年创成5A级景区。

(二)特色引领,做强“两子”文化产业发展

1.谋划“南孔文化体验圣地”项目,聚力划好南孔文化体验线路。将南孔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品牌,确定了“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通过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衢州城市品牌和“全球免费游衢州”推介会,推动南孔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推出的以衢州儒家文化为特色的“古城文化游”,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

2.全力推进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创国家示范园区。2014年底已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这是我省首个获得“国字号”的文化产业园区。自创建以来,我市强化高端谋划,打造产业高地,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强化扶持保障,推进招商引资,建设重大项目,打造文化品牌,构建了包括文化展示、文化旅游、古民居、古玩收藏品专业市场、工艺美术、休闲娱乐在内的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区成功保留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称号,拟通过新三年的创建,让儒学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儒学文化走向世界的展示体验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四省边际文化产业的核心引领区。

3.积极推进“世界围棋圣地”建设。研究制定《衢州市围棋发展振兴条例(草案)》,作为国内首部地方性法规保障围棋事业产业繁荣发展。探索制定支持“世界围棋圣地”若干政策意见(试行),进一步激发人才、市场、资金等要素活力。筹建烂柯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烂柯围棋文化产业集群。建立以新型的“烂柯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为统领的围棋赛事体系,不断扩大“烂柯”赛事的品牌影响。

(三)创新活动,讲好衢州故事传承好南孔文化

1.打响南宗祭孔大典特色。传承“当代人祭孔”和“百姓祭孔”特色,办好一年一度的纪念孔子诞辰祭祀典礼,2021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2周年,我们将充分利用祭孔活动,提升活动内涵,扩大参祭主体的邀请,增强活动影响力。

2.打造南孔研学品牌。加强研学产品开发、课程设计,开发“南孔文化”精品研学线路,拓宽研学旅游深度,规范研学课程,开发具有“南孔文化”特色的研学产品;加强与曲阜的研学交流合作,创立南孔文化研学品牌。

3.高质量开展多层次的文化类活动。2021年围绕新桥街的孔氏南宗家庙建成500周年,谋划“南孔文化季”系列活动,积极承办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24届年会,扩大家庙的影响力。

二、以文旅融合为引擎,让“文旅+”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一)重点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构建新载体新平台,着力构建“六大文化旅游区”:以“南孔文化”、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古城墙为中心,信安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为载体的古城文化旅游区;以烂柯山、九龙湖为重点的山水文化休闲度假区;以江郎山世界自然遗产为核心的世遗品牌旅游区;以“钱江源”为龙头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以龙游石窟省级旅游度假区为纽带的养身健体旅游区;以“金钉子”为基础的地质文化旅游区。开展文旅IP创建工作,组织申报南孔爷爷、邵永丰等12个文旅IP参加省级文旅IP创建,经层层评比,我市南孔爷爷、醉根、胡柚娃、四库全酥、邵永丰、龙游石窟等6个IP入选全省文旅IP库名单,其中南孔爷爷被评为全省示范级文旅IP。

(二)突出区域特色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新定位

在老城区改造提升、城市核心圈层开发、高铁新城建设、特色小镇打造等过程中,高度重视深挖南孔文化内涵,植入文化元素,放大文化效应,把文化融入产业的血脉中,突出“文化+”互联网、创意、健康、旅游、体育等重点,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历史文化有机地融合,实现文化与产、城、人的共建共兴、相得益彰。如致力“孔子”“棋子”打造衢州文化产业“金字招牌”。每年举办南孔祭典,传承和发展南孔儒学文化精髓,彰显南孔圣地文化个性;每年组织全国性围棋赛事,启动打造弈谷文化产业园和围棋谷,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

(三)大力拓展“文化+”“文旅+”新发展空间

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面向市场开展文化技术创新,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高科技为支撑,强调“内容为王”,推崇创新,重视创意,注重维护知识产权,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让文创产业为城市发展注入全新动力。2020年,水亭门文化创意街区作为首批入库项目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衢州特色美食走红网络,受到追捧。加强文旅与农业、教育、工业、康养、体育等相关产业的相互渗透,做好2020年省级“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基地评选工作。开展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省中医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全市共6家企业获评。启动第二批市级研学基地、营地申报认定工作,全市共有40家基地、5家营地被评为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营地)。

三、以创新传承为动力,打响南孔文化高地重要文化标识

(一)深解南孔文化基因,加强南孔文化研究

1.高起点启动南孔文化研究工程。开展南孔文化基因解码工程,通过对大宗南渡、孔洙让爵等重点元素的解码,编制南孔文化基因图谱,编写基因解码报告,全面解读南孔文化精神。

2.加强南孔文化学术合作。与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国际儒联等儒学机构合作交流,推动南孔文化与阳明文化、和合文化、朱熹理学等儒学文化融合,促进儒学文化南北交流与合作。

(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提升文化服务能力.

1.夯实公共文化基础阵地。加快建设市文化艺术中心,打造城市标志性文化地标、多元化艺术殿堂和国际化交流平台,高标准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一大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开工建设中,三年内可以实现市有五馆一院一厅、县有四馆一院、乡镇(街道)建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礼堂四级高品质全覆盖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

2.扎实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2018年全面启动南孔书屋建设,制定发布《南孔书屋建设和运行规范》衢州市地方标准,规范南孔书屋建设和运营标准。至2020年末,全市目前已累计建成南孔书屋自助图书馆37家,其中:市本级12家(累计办证数9872张,总流通人次44.82万人次,累计举办活动381场次,被地市级及以上主流媒体报道63次),2021年市本级将新建3家南孔书屋,同时全面提升书屋的特色化、个性化,开展主题书屋的提升和改造,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便捷和精准的阅读服务,南孔书屋提供的全年无休、全民免费、全年龄段阅读、全阅读方式、全市域通借通还的“五全”贴心服务,成为点亮衢州全民阅读的一盏闪亮的明灯,深得市民喜爱和点赞。

3.持续推动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大提升。2020年对全市17个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开展以“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为内容的场馆服务大提升活动,8个场馆已达到示范性服务标准。开展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功能拓展先行先试工作,我市共有1个县级图书馆、2个乡镇文化站、12个农村文化礼堂列入省级先行先试单位。

(三)创新服务内容,提升南孔文化影响力.

1.推动南孔文化解码成果的转化。创作一批南孔文艺精品,如大宗南渡话剧展演、南孔音乐会等。加强南孔文化品牌输出,加强交流合作,与曲阜签订战略协议,开展文化研究、文创开发、旅游研学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实施南孔文化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创建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提升南孔文化国际交流影响。

2.深挖特色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提升非遗传承发展水平,推进“非遗+旅游”“非遗+文创”,促推西安高腔、廿八都木偶戏、龙游皮纸制作技艺等一批非遗项目的传承和转化,推出非遗研学游、非遗主题民宿、非遗文创产品等。加强乡村文化品牌打造,着力推动农民文化发展,2021年6月在江山市承办由文旅部主办“迎建党百年 享美好生活”浙江省群众(乡村)合唱大赛,打造以乡村美术馆带动农民画产业发展的特色版未来社区,促推江山村歌、余东农民画、农民书法形成规模形成品牌。

3.创新文艺创作演出新载体。大力发展水亭门沉浸式文艺演出、“信安湖·光影秀”、信安湖游轮产品和“百县千碗”等,做亮“四好衢州”文旅产品,打造衢州旅游新的吸引物。

 下一步,我们以将要出台的《衢州打造文化高地金名片的实施意见》为抓手,紧紧围绕打造文化高地金名片总目标,以“城市文化能级提升、城市有礼文明提升、特色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人才引进培育”为举措,通过三年的创建,全面打响文化高地金名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争创四省边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1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