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2188/2021-124649 成文日期: 2021-06-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对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4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6-15 08:5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旅局 字体:[ ]
分享:

郑建清等11位代表:

你们在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发展文化产业提升衢州城市能级的议案》的建议(第43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进行规划布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喜人,步伐加快,成效明显。

一、以创建为契机,打造儒学文化产业园

衢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18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其中最具价值、最为璀璨的当属南孔文化。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4年底,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这是我省首个获得“国字号”的文化产业园区。自创建以来,我市强化高端谋划,打造产业高地,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强化扶持保障,推进招商引资,建设重大项目,打造文化品牌,构建了包括文化展示、文化旅游、古民居、古玩收藏品专业市场、工艺美术、休闲娱乐在内的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区成功保留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称号,获得创建资格,并积极推进示范园区创建工作。

二、以活动为引力,逐步增强产业基础

衢州在老城区改造提升、城市核心圈层开发、高铁新城建设、特色小镇打造等过程中,高度重视深挖南孔文化内涵,植入文化元素,放大文化效应,突出“文化+”互联网、创意、健康、旅游、体育等重点,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历史文化有机地融合,实现文化与产、城、人的共建共兴、相得益彰。如致力“孔子”“棋子”打造衢州文化产业“金名片”。每年举办南孔祭典,传承和发展南孔儒学文化精髓,彰显南孔圣地文化个性。每年组织全国性围棋赛事,启动打造弈谷文化产业园和围棋谷,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

三、以政策为引导,加速文化产业发展

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201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衢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和奖励办法》。2013年开始兑现工作,政策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市级共兑现文化产业奖励扶持专项资金733.86万元。根据我市打造南孔文化高地的工作部署,积极参与相关工作,草拟新的文化产业政策《衢州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领导高度重视,听取了报告,目前已经征求了各部门意见,争取尽快出台。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金名片”工程、“四好衢州”品牌打造工程、民宿经济提升发展工程等一系列项目,争取更有力地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

四、以资源为支撑,有序发展创意产业

文化产业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高科技为支撑,强调“内容为王”,推崇创新,重视创意,注重维护知识产权,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以文化资源为基础,发挥创意的无限力量,2020年,水亭门文化创意街区作为首批入库项目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衢州特色美食走红网络,受到追捧。衢州全力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把文化融入产业的血脉中,为文明城市创建增色,文创产业为城市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提升产业意识,不断拓展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我们将积极采取鼓励多元投资的政策措施,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展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领域,重点是投资文化创意、数字动漫、文化产品流通及制造、文化休闲旅游等领域。如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衢州火神瓷业有限公司、江山西砚堂雕刻有限公司、浙江年年红家居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单位起到率先示范作用。相信大量社会资本的进入,将为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增添强大的活力和实力。

二是强化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用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主动做好协调工作,全力营造文化产业的发展氛围,努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积极鼓励、扶持文化经济的发展,切实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努力营造宽松的融资环境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扶持部分有潜力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同时,加大行政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是区位协同发展,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我市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工业、农业、科技、旅游、城市规划建设的融合发展。重点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六大文化旅游区”:以“南孔文化”、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古城墙为中心,信安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为载体的古城文化旅游区;以烂柯山、九龙湖为重点的山水文化休闲度假区;以江郎山世界自然遗产为核心的世遗品牌旅游区;以“钱江源”为龙头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以龙游石窟省级旅游度假区为纽带的养身健体旅游区;以“金钉子”为基础的地质文化旅游区。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面向市场开展文化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培植支柱性文化产业。加大对衢州优势文化艺术门类、项目和强势文化产业扶持力度。深入推进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建设,以孔氏南宗家庙为核心,以明清古街区为基础,以黄蜡石、根雕等优势文化产业为主导,将儒学文化产业园打造成引领浙江、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区域。积极推动中国围棋谷、中华龙谷、紫檀国学博览园、世界自然遗产文化公园、中国观赏石博览园、中国根雕艺术博览园等文化项目建设。大力引导发展节会创意策划、动漫设计、网络信息技术等新兴创意产业。扶持发展文化产业骨干企业,扶持和保护中华老字号,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项目。加快发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大力发展动漫游戏、影视、演艺等文化产品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

五是提升科技含量,切实加强文化产业队伍建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积极创新完善文化人才选拔任用、流动交流、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等体制机制。大力发展一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积极培育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名家和文化大师,形成文化名人梯队阵容。高度重视年轻人才的培养。对有发展潜力的不拘一格,大胆选拔,尤其在艺术实践中给以充分的发展机会,不断推出青年“明星”、“新星”来。要十分重视培养造就文化产业领域的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能将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有机整合的文化企业家。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争创四省边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1年6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