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咨询【2020】第16期

发布日期:2021-01-07 08:5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咨询委秘书处 字体:[ ]
分享:

市咨询委委员朱士华:关于智造新城建设中的几点建议 智造新城的设立是我市工业开放转型的新机遇,为此建议:一、衢江、柯城的开发区交给智造新城管理后,衢江区和柯城区政府要继续抓工业,而且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服务于工业经济主战场。将直接管理变成间接服务,服务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像柯城区在服务好原有辖区的工业企业外,还可以建立一些服务平台,为智造新城的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衢江区可以在沈家区块,规划一些高档的宾馆和娱乐服务场所,把学校建设好,建成几所一流的中小学,解决企业家的后顾之忧,尽可能地让智造新城的人才能够在沈家落户。二、原衢江、柯城范围的企业,其挂钩联系服务单位可以不变。三、衢江、柯城出台的政策目前继续执行,以后视情出台新的政策。四、智造新城不仅仅要体现智造,还应是一个新城。市政府要化大力气把智造新城打造成为衢州城市的一张金名片,要城中有企,企在城中。五、智造新城的新一轮的规划中,要布局一些优质的大中小学校、幼儿园,还有医院和文化娱乐设施。

 

市咨询委委员姚宏昌:以制度创新推进衢州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省层面高度重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发点就是要有效引导和充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形成“先行者先受益”的政策激励效应,把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市场主体。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教育发展生态。然而,我市职业教育基础依然薄弱,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校热企冷”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以制度创新为根本动力,破除制约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障碍,推进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我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桥头堡’”目标。第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政府在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纳入市和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和创新发展需要,统筹和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办学规模和校企合作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第二,借鉴宁波、嘉兴等地的经验,由政府牵头,制定出台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项政策,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建立“政府推动、校企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制定产教融合型企业突出贡献奖励办法,培育、遴选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第三,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深化由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财政等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行业、企业联合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审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情况报告,统筹、协调和督促解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用工需求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以制度创新推进衢州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市咨询委委员朱果为:关于维护原蓝印户口人员正当权益的建议:1992年左右,最早的蓝印户口出现。蓝印户口是一种介于正式户口与暂住户口之间的户籍,因公安机关加盖了蓝色印章,而被称之为蓝印户口。蓝印户口须由原农业户的人员向政府交纳一定费用而取得。当时衢州市也出台了政策,推动蓝印户口的购买,价格一个蓝印户口6000-12000元。取得蓝印户口的人员,政府承诺可在入托、入园、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就业、申领营业执照等方面享受当地常住城镇居民户口人员同等待遇。许多农民为了能成为“城里人”,为了能取得与城镇居民户口同等待遇,纷纷掏钱购买“蓝印户口”。1994年全市国有企业改制启动,职工进行身份置换等。蓝印户口人员原先寄于希望的“吃商品粮,进国有(集体)企业”的美好愿望破灭。又失去了原先享有的“三权”,即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丧失)、集体收益分配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蓝印户口人员难以找到稳定工作,而农村也已回不去了,许多蓝印户口人员抱怨政府“欺骗”了他们,对蓝印户口政策怨声很多,成为长期涉访涉诉遗留问题。我市蓝印户口人员问题的产生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推出的购买蓝印户口政策形成,这些农民参与了这项改革,也为此交了“学费”。户籍制度改革后,他们的正当权益应得到恢复和落实,以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由于目前政府对这个群体情况掌握不够,公安和粮食部门均拿不出我市购买蓝印户口人员总数,相应没有解决这些诉求的政策,因此难以平息群众的上访。为此建议由有关部门组成工作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摸清我市自实施“蓝印户口”购买政策以来到结束止,我市购买蓝印户口的人数及相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2、了解、征询他们的意见和诉求。3、制定相应的政策办法,解决他们的正当权益诉求。如:①成为村经济合作组织成员。②享受同村农民的“三权”,即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宅基地使用权。③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中享受村民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