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2188/2020-114920 | 成文日期: | 2020-09-3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公益/文体活动 |
发布机构: |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
9月28日,衢城新桥街上银杏叶笼罩下的孔氏家庙红毯铺道、黄菊寄思、黄绸围栏,一派庄严神圣的景象。上午9时整,“纪念孔子诞辰2571周年‘云祭祀’典礼”通过衢报传媒集团掌上衢州客户端上线,人们通过网络向至圣先师孔子表达崇敬的纪念,家庙大成殿前同步举行简单的晋香祭祀仪式。
纪念孔子诞辰2571周年的祭祀典礼采取“云祭祀”的方式,通过技术手段,整合传播往年的南孔祭典视频资料,呈现祭祀典礼的全过程。市民无论身处何地,只要轻点手机屏幕,就能仿佛身临其境,沉浸式参与祭典。
“这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祭孔典礼”
“形式很新颖,互动感更强烈,对于疫情防控需要来说,也很安全。”本次“云祭祀”典礼的主祭人、孔子第75代嫡长孙、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主任孔祥楷先生表示,“云祭祀”无疑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种表现,“这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祭祀典礼。”
为了这场“云祭祀”典礼,衢州孔管会团队已经忙碌了大半年,工作人员严小平介绍,因疫情影响,孔庙于今年3月20日才恢复开放,“孔祥楷先生早已经考虑到今年的祭孔可能受到疫情影响,便提出了‘云祭祀’的想法。4月份,孔管会就开始筹备‘云祭祀’的前期准备工作,除了在孔氏南宗家庙现场进行简短的祭祀仪式,更重要的是将一场完整的‘云祭祀’典礼呈现在市民眼前。”
“云祭祀”推动着传统的新生,更传递着孔氏族人以及衢州人民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作为孔氏后人、孔子第76代嫡长孙孔令立参加了“云祭祀”典礼后,深深感受到在弘扬圣祖精神的这条道路上任重而道远,“历时近900年的南孔文化精神代代相传,至今仍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将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来传承圣祖开创的伟大事业,继往开来、传承创新。”
衢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衢州学院教师徐明正在杭州参加动漫节活动,用南孔爷爷IP的动漫形象向来自各地的动漫爱好者宣传南孔文化。当天上午,在动漫节现场,他也拿出了手机通过掌上衢州观看“云祭祀”。“第一次用‘云祭祀’来表达对孔子的纪念,未来,我希望通过年轻人喜欢的动漫方式更好地传播南孔文化、推广衢州这座最有礼的城市。”徐明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观看“云祭祀”,浙江衢化医院呼吸内科护士李德生的耳畔响起了熟悉的千古名句,“这些名句琅琅悦耳,此起彼伏,一字一句都牵动着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李德生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援鄂护士,“云祭祀”典礼给了他另一种启发,“南孔文化引领着我们把人生之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