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581/2020-114907 成文日期: 2020-09-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市科技局

衢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7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9-30 15:0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字体:[ ]
分享:

张丽芳(等2位)代表:

你们在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市级孵化器培育发展的建议》(第172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双创”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科技型小微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着力点,通过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壮大,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最直接的途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市不断加强政策引领和平台搭建,孵化器的培育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表现在: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即时出台扶持政策,强化政策引领。

为深入努力营造我市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根据《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创新驱动加快绿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衢政发〔2017〕46号)文件,牵头制定《推进创新生态体系建设若干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试行)》,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

(二)快速兑现政策奖励,提高获得感。

几年来,我市强化对孵化器的培育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主体申报省级、国家级孵化器。指导孵化器加强建设,优化服务,对6家省级孵化器在省级奖励100万元的基础上,市配套100万元进行奖励。资金的快速兑现,有效缓解了孵化器运营主体的资金压力,同时也为进一步鼓励孵化器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创业创新氛围迈出坚实的步伐。

(三)深入开展“三服务”,架起“连心桥”。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已为孵化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一揽子财税优惠、人才政策、信贷政策。我局依据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复工导向,利用健全的“驻企联络员”网格模式,抓防疫、保安全、促复工,为孵化器的发展排忧解难,让政策真正发挥绩效。4月27日,衢州市科技局局长郑志成带队赴孵化器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孵化器在发展中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孵化器发展的影响。鼓励孵化器按照实际情况,出台减租政策,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负担,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

(四)部门协同,加速平台搭建。

为激发大众创业创新热情,营造创业创新氛围,我市各部门统筹谋划,以活动为载体,为优秀创业项目提供展示和学习的平台。“中国创翼”、“奇思妙想”、“创青春”、“火炬杯”、“十佳农创客评选”、“创业文化周”等一个个响亮的创业创新活动品牌轮番登场,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创业创新同时,给予获奖的创业者以资金、场地、培训等多方面倾斜与支持,扶持和培育了一大批创业创新的新生力量。为加强创业者间的对接交流我市各部门还不定期举办创业大讲堂、知名创业导师衢州行、“农创课堂”、杭衢青年“双创”论坛等创业指导交流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创业人才队伍培训:面向大学生开展SYB创业模拟实训、面向农创客开展农产品电商品牌运营培训、“新农人”培训等,帮助创业者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同时也培育发展了更多的创新平台。

二、存在问题

但正如你们看到的,对于市级孵化器建设,各县(市、区)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省市县三级孵化器的培育提地还未建立,市域范围内创建省级孵化器的县(市、区)数量不多。截止2019年底,我市拥有省级孵化器6家,其中市本级5家,柯城区1家。6家孵化器入驻企业数达222家,其中市本级5家孵化器入驻企业数占84%。从入驻企业和团队的质量上看,市本级孵化器也更胜一筹市域内外差距非常明显。

三、下步举措

为深入贯彻 “六稳六保”的要求,让科技企业孵化器真正成为“稳就业”“保民生”“稳增长”的新引擎, 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433”战略体系,围绕“活力新衢州 美丽大花园”的建设目标,加强政府引导、政策激励,打出更多组合拳,充分利用各类创新资源,形成大整合、大融通的创业创新服务大格局,加大孵化器培育提升,为衢州的创业创新插上腾飞翅膀。

(一)市县一体,加大培育力度。

市县联动,鼓励有条件的平台申报国家级、省级孵化器,根据《推进创新生态体系建设若干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试行)》精神,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

(二)以升促建,加强资源整合。

以高新区、工业园区为主阵地,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提升平台资源集聚功能。积极宣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企业主体,充分利用老厂房、旧仓库、存量商务楼宇等资源,建设一批孵化器。整合县(市、区)现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市级综合体等载体,发挥其在设备和人员配置、内容和项目设置、产业化基地配置等方面优势,提升专业化服务功能,使其能够为在孵企业、团队提供研发、试制、中试、产业化等全阶段的高效优质的专业化技术支持服务。鼓励各类孵化器提升科技条件、技术转移、专业咨询、投融资和市场推广等方面专业服务水平。

(三)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提升服务功能。

积极组织双创载体内企业参加国家和省、市创新创业大赛,激发企业创新创业热情,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落实好优惠政策,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孵化用房补助和国家级、省级孵化器扶持奖励政策,指导和服务各孵化器争创省级、国家级,逐步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市场运作的孵化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项目储备。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7月20日 

(联系人:曹增金,联系电话:30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