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创新市政府领导挂联区块服务发展机制为企业赋能抓经济回升

发布日期:2020-08-28 10:5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字体:[ ]
分享:

今年以来,衢州市深化市域治理一体化理念,立足打通 融合、打破条块分割,探索建立了市政府领导挂联区块服务 发展机制,推动领导干部和部门力量下沉一线、破解难题、 深化服务,奋力夺取经济高分报表。1—5 月份,衢州 MEI 指数得分 90.05 分,排名全省第 3,10 项主要经济指标中 9 项指标在全省排位好于去年。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 速 5%,高于全省 2.6 个百分点,连续 3 个月领跑全省;规上 增加值增长 7.7%、连续 3 个月实现正增长;网络零售额增长 31.6%,高于全省 25.5 个百分点,连续 3 个月位列全省第 1。

一、区域一体协同高效,确保一线服务“精准度”

一是挂联团队“固定+动态”。综合考虑 8 个区块(6 个 2 县市区+市智慧新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产业基础、企业 运行等因素,结合 8 位市政府领导工作分工等情况,采取“固 定+动态”模式,对应组建 8 支挂联队伍。“固定”主要包 括牵头市政府领导、联系秘书长、挂联服务组组长和 10 个 主要部门。“动态”即在具体开展服务督导时,按照问题导 向、工作需要,灵活抽调其他市级部门负责人参加。相当于 为每个挂联区块精准配备一个“政府服务团”。

二是服务任务“短期+长期”。突出服务、协调、督导, 按照“帮忙不添乱、指挥不替代”要求,明确“短期+长期” 任务。“短期”即围绕“两手硬、两战赢”,加强对各区块 复工复产、项目推进、稳定经济运行的服务督导,合力争先 创优;“长期”即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统筹重大战略定位、 统筹重大基础设施、统筹重大产业项目、统筹重大资源要素 “四个统筹”,推进市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政府治 理效能。同时,市政府领导对各自挂联区块,原则上每周开 展一次以上督导服务、每半月会商一次挂联情况,全省开展 “争先创优”活动后,挂联服务机制与争先创优行动融合推 进,每月进行一次交流会商。

三是问题解决“分层+分类”。构建“前台(挂联服务组) +中台(市府办和市营商办)+后台(所有市级职能部门)”全 过程闭环工作体系。“分层”即能现场解决的“不带回、不上 交”;现场解决不了的一般性问题,由各服务组交办落实,并 向市营商办反馈交办情况;需要市政府会商解决的,由市营商 办梳理汇总后及时提交。“分类”即按照轻重缓急、共性个性, 对区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做到精准施策。

二、分类施策靶向发力,按下问题解决“快进键” 一是动态问题清单销号。

实行问题清单化管理,自 3 月 3 2 日机制建立以来,八个挂联服务组共走访重点项目和企业 470 个,召开座谈会、协调会 200 余场,收集问题 251 条, 已解决问题 212 条,问题解决率 84.5%。其中,市政府主要领导所在的江山组,走访项目、企业 24 家,召开座谈会、 协调会等 14 场,收集各类共性问题 27 条、解决问题 14 条。

二是关键问题倾力化解。加大政企对接沟通,市领导主 动挂帅,形成“领导谋划+驻企服务破题”的服务闭环。如 针对巨化集团和元立公司原材料断供问题,挂联组多次会商 并落实解决方案,直接为 2 家企业降低成本 3000 万元,解 决了企业短期的“燃眉之急”。针对开山集团上下游产业链 不畅和产品出口受阻等问题,挂联组帮助企业锚定关键环 节、畅通供销链,聚焦核心技术、延展创新链,打通了产供 销、上下游、国内外的完整产业链条。目前,该企业螺杆主 机保持月产 2500 台的生产规模,空气动力设备出口营收达 1 亿多美元、同比增长 25.4%,国内订单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目前已排至 7 月份。

三是共性问题打包解决。对区域发展中反映比较集中强 烈的共性问题,比如能耗、空间规划、土地供给、政策审批 等,实行专题研究、打包解决、一体推进。如市政府主要领 导在江山挂联服务时,将江东园区发展空间问题纳入全市开 发区(园区)改革提升大课题中,整体“打包”研究,提出 一揽子解决方案;衢江区大洲镇、后溪镇等农民饮用水纳入 市里大网的问题,切实得到了解决;常山江航运工程立项问 题,在服务组的努力争取下正式立项。

三、脑勤腿勤多点推动,打好争先创优“组合拳”

一是全方位政策保障有力度。挂联组针对调研中发现的 小微企业融资、减负、招工、交通、物流等问题,在全省率 4 先出台帮扶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衢十条”刚性扶持政策。 同时,全面梳理原本分散在各部门的惠企政策,整合形成“疫 情应急帮扶类”“配套保障类”“创新发展类”3 个政策包, 实现涉企政策统筹使用、集中发力、精准扶持。加强统筹谋 划和向上争取,目前全市共争取国家各类资金约 96.3 亿元。 加快惠企政策兑现,1—5 月全市“五减”兑现率 91.86%, 位列全省第三。

二是全链条大干项目有速度。实行市政府领导包干挂联 重点项目机制,坚持“一周例会、半月协调、月度推进、双 月专题”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及时解决重大项目在推进过程 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确保问题不搁置、进度不放缓。截至目 前,35 个省集中开工项目实现全面开工,杭衢高铁、351 国 道、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二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完成 形象进度投资 42.6 亿元,超出计划投资 18.8 亿元。

三是全领域便捷服务有“温度”。深化推进“全国营商环 境最优市”创建,通过建立“政企沟通日”“企业家沙龙”等 交流途径,挂联组多渠道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升级改造“政企 通”数智平台,建立企业诉求汇集问题池,并将相关问题建议 第一时间反馈至挂联组,为政策精准调整提供数据支持。截至 目前,通过平台已收集企业诉求 1100 条,已解决 10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