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2188/2020-112028 | 成文日期: | 2020-08-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
民建衢州市委会:
你们在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打造杭衢黄自然和文化旅游廊道的建议》的提案(第019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我市旅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杭衢黄区域作为浙皖闽赣国家协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范围内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有利的旅游发展条件,在建立区域旅游协作和建设自然和文化旅游廊道上拥有先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正如您在提案中所说,衢州地处四省交界,与黄山、杭州为邻,又是协作区地理几何中心,交通区位优越、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发展要素支撑能力较强,积极推进杭衢黄旅游廊道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市区域合作、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市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旅游协作区的建设,积极先行先试、牵头推动协作区建设和发展,重点研究利用三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实现互补,使之成为“四省生态旅游协作区”内一条特色旅游廊道。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强化机制建设,推动“协作区”建设。一是完成建立了协作区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去年,浙皖闽赣四省文化旅游部门共同签署《关于加快推进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合作协议》,并在衢召开了首次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推进大会,文旅部为衢州市联席会议秘书处授牌。会议还发布了《衢州倡议》、主题形象LOGO、跨省精品线路,签订了《长三角百万游客游协作区》等一系列合作协议。二是借助融入杭州都市圈契机推动杭衢黄文旅合作。我市先后多次主动对接黄山、杭州等地市,完成游客互送等多项旅游合作。7月27日,我市参加了“长三角·杭州都市圈旅游合作采购大会”并作了典型发言。三是用好闽浙赣皖四省九方经济区工作机制,每年举办的九市经济区联席会议中,多次以区域旅游合作为主题开展讨论交流。
二、推动区域合作,助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企业生存几乎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大胆创新,坚持“送政策更送市场、扶企业更扶业态”,全力助推旅游企业开拓市场。一是开通了杭衢水上游精品航线。5月18日,首个杭衢钱塘江诗路之旅水上游产品成功实现首航,铺就了杭衢一体化融合发展全新篇章。二是举办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文旅产品采购签约大会,与杭州、黄山等地文旅企业、旅行社供应商签订了一年内为衢州输送游客量达69万人次的合作协议。其中黄山光大旅行社等一批黄山的主要旅行社持续为衢发送游客,累计输送游客量已经达到1万人次。今年5月,在全行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市逆风翻盘,实现全省唯一地市旅游社接待游客量正增长。8月1日,我市再次召开区域内的夏季文旅产品采购签约会,会上我市文旅企业和黄山、杭州两地部分旅游企业再次签订了客源输送协议,越来越多的三地旅游企业开始从各自为阵走向企业联合。
三、完善产品体系,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一是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在市本级,启动南孔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鹿鸣半岛酒店集群、文化艺术中心、鹿鸣山文化院街等项目正在建设,启动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古城双修”十大工程,总投资超过50亿元。推进龙游红木小镇、常山赏石小镇和开化根缘小镇三个全省首批旅游类特色小镇建设。引进“江郎山居”田园文旅颐养小镇、铜山源休闲度假区、奥陶纪高空极限景区、中国运动汽车城等一批国际顶级运动主题项目。二是加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推进和完善美丽沿江公路建设,项目包含慢行道、车行道、景观绿道、服务配套、智能交通五大系统,是衢州诗路形象重要展示带。同时沿路配套了旅游厕所、停车驿站等基础设施。
但诚如您所言,我市推进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和杭衢黄文旅廊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旅游内涵不丰富、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备、智慧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从五个方面加强协作区创建工作:
一、加快区域交通网络建设。依托衢州市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网络化水平较高、运输服务与管理能力较强的优势,构建由高铁、高速公路、航空组成的快进交通网络,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努力实现把“四省通衢”的地理优势转化成“衢通四省”的交通优势,为游客实现“快进”衢州提供便利。一是高铁交通网络建设。至今年年底,基本形成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干线成网,与衢州市周边省市快捷衔接的铁路运输系统。形成“ 一轴五射”的铁路网络,路网总里程约 712公里。一轴指沪昆通道主轴,五射包括九景衢铁路、衢宁铁路(预计9月底竣工通车)、江浦高铁、杭衢高铁、衢黄高铁。二是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形成“二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一纵黄衢南高速、二纵龙丽温高速、一横杭金衢高速、二横杭新景高速、三横义金衢上高速、四横杭淳开高速,总里程达612公里,将成为衢州东接长三角、南联海西区、西达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通道。三是民航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推动衢州机场搬迁项目在衢江区莲花镇建设新的军民两用机场,在江山市、开化县选址建设二类通用航空小型机场,在柯城区、龙游县、常山县设置通用航空临时机场或起降点建设,构建“一核两场三点”民航站点交通网络布局,开发空中游览、航空体验、航空运动等旅游体验项目。
二、加强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旅游公共交通建设。加快通景公交的布局和完善,依托城际和城乡公交体系,开通市区和主要旅游集散中心通往各大景区的公交车和旅游专线,更新500辆农村客运车辆,加大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提高出行品质。推广建设分时租赁网络,重点在景区、高铁站、公交换乘点、交通枢纽、高端酒店设置网点,解决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观景平台建设。在通景公路、沿江道路和特色精品公路上因地制宜规划设置观景平台,将旅途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旅游过程,使弯一弯是一道风景、停一停是一种享受,方便游客驻足观景。三是持续做好“厕所革命”,自2018年起启动“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全市A级景区、景区村、旅游重点乡镇旅游厕所的建设和提升,到2020年完成新改建旅游厕所160余座。
三、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一是完善衢州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项目已于今年年初建成投入使用,该项目按一级公路客运汽车站、一级城市公共汽车枢纽站标准设计,集公路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农村公交、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可日接待旅客6.8万人次。下一步将考虑开通衢州至黄山、三清山、千岛湖等地旅游班车。二是在高铁新城控规和城市设计中,高铁小镇将结合高铁西站及交通枢纽,谋划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三是加快精品酒店、高端民宿等居住设施提升,强化落实《衢州市民宿产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衢州市民宿提升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衢州市民宿管理办法》等政策,力争通过三年打造一批高等级精品民宿产品。
四、推进智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完善衢州智慧文旅数字平台服务功能。利用云计算、大数据、5G以及区块链等现代技术,加强游客画像、游客游览轨迹、客源地等数据分析,完善刷脸进景区、网上预约、自助办理登记入住等智慧化服务。二是积极谋划四省边际生态旅游协作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项目。通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数据交换标准,实现四省边际各地市的景区游客量、地图导览、旅游线路、旅行社等数据的共享共用。
五、加强区域旅游品牌营销合作。一是加强统一主题形象及LOGO的品牌推广,立足协作区内文旅资源禀赋和目标定位,强化主题形象和LOGO在协作区内统一推广使用。二是完善和推广协作区重点文化旅游资源导览地图,进一步完善包括高等级景区、文化演艺及公共服务场所、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酒店民宿等内容的更新。三是重点推广杭衢黄跨省精品旅游线路,结合企业复工复产政策,立足协作区文旅资源禀赋,从企业合作角度出发,进一步扩大杭衢黄主题经典线路的影响力。四是积极参加以杭衢黄为核心的杭州都市圈整合旅游营销活动,组织和参加赴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市场整合营销推介活动。五是加强区域制度供给,加快启动文旅标准统一、执法一体化、生态协同保护机制等内容建设工作。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0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