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2188/2020-112009 成文日期: 2020-08-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对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35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8-11 16:3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旅局 字体:[ ]
分享:

周江文委员:

你在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休闲旅游IP新业态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第356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衢州市通过“全球免费游衢州”“推倒政府院墙,开放政府食堂和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好听衢州·礼乐草原音乐会”“南孔大讲堂·国学论衡”等一系列营销举措,衢州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衢州城市品牌形象也得到进一步提升。2019年衢州城市品牌影响力达到全国45位。但是,正如你在提案中提到的,我市在休闲旅游新业态的培育上,包括“产业结构”“创新能力”“政策供给”等方面确实存在明显的短板。市文旅局也充分结合“全球免费游衢州”“四好衢州”“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等项目积极推动我市新业态的培育与发展,营造新业态成长的土壤。

一、顺应市场需求,积极谋划新业态

我市旅游一直以来主要以传统的观光游为主,境内的景点也是观光型景点,业态单一,和周边黄山、武夷山、三清山、千岛湖等综合性景点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2017年以来,我市从市场需求和旅游惠民出发,秉持“把公共旅游资源还给公众”的理念,创新推出了“全球免费游衢州”惠民政策,即面向全球游客,推出14个核心收费景区除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以外实行免门票政策,此举极大地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经过三年的实践,我市各大景区正逐步摆脱单一业态经营,涌现了不同形式的新业态,如开化根宫佛国景区推出了以大型情景剧《夜宴》为引擎点的夜经济模式、药王山和天脊龙门推出了玻璃栈道和滑道项目、常山梅树底策划推出与当季水果采摘相结合的乡村游、龙游民居苑开辟景区商业街区、江山江郎山等景点和恒亮蜂产品联合推出了“免费游+工业游”的模式等等新的业态模式。同时,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四条诗路文化旅游带建设要求,我们主动融入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省级战略,谋划打造“衢州有礼”诗画带,该风光带横跨全市域,以“一江两港三溪”两侧3公里为范围,总长280公里,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覆盖了全市11%的土地面积,集聚了近40%的户籍人口,作为我市乡村振兴示范带、未来社区先行地、幸福产业大平台、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重要抓手,沿线谋划了一系列文旅项目和产业。下一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市文旅局还将常态化开辟杭衢游轮、信安湖水上旅游产品,打造水上业态产品。

二、打造政策洼地,激活市场活力

除了“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每年衢州市县两级财政出资近9000万,用于补助景区因免费带来的门票减损外。衢州市文旅局还出台《衢州市游客组织奖励政策》,对符合奖励条件的市内外旅行社给予35元/人的奖励,2020年提升到50元/人,预计今年的游客组织奖励将超过1000万元,是往年的5倍。此外,对组织开展旅游包机、旅游专列以及千人团来衢旅游的,也给予2-5万不等的奖励。今年新冠疫情以来,在各地旅游出现了严重的停摆停滞的大背景下,我市旅行社团队量从5月份开始出现同比正增长,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出现正增长的地级市。

三、多措并举,打响衢州文旅IP品牌

一是积极开展事件营销。近年来,市文旅局变“营销活动”为“活动营销”,精心策划,全力打造衢州旅游“现象级”事件,不断扩大衢州旅游影响力。2019年是文旅合并元年,这一年我们全力打响了“好听衢州”·礼乐草原音乐会,共举办了11场,吸引游客及市民近10万人,“草原音乐会”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衢州文旅金名片。“打破院墙”事件更是吸引了媒体的“眼球”,人民日报还刊发了《有心才有新》的评论文章,高度评价衢州的做法。二是开展新媒体营销。如今是新媒体时代,文旅的宣传推广一直来是市文旅局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我们在宣传渠道上,不断加强和新媒体的合作,多年来建立了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每次的文旅活动都会通过新媒体广泛宣传。今年5月16日-18日,“杭衢钱塘江诗路之旅”首航式受到媒体广泛报道,人民网、凤凰网、中新网、今日头条、央广网、新华网、搜狐网、网易、新浪网等市外媒体第一时间参与了报道或转载。此外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抖音自媒体、优酷、爱奇艺以及各社交平台也积极参与评论和短视频报道。相关媒体的报道总量达到150余篇。百度关键词搜索“杭衢钱塘江诗路之旅”网页达到63.3万。衢州发布(10万+)、掌上衢州(32万+)、无线衢州(29万+)、抖音话题播放量(13万+)等相关报道均达到10万+以上,直播平台观众累计达到100万+。近年来我们还加强了和今日头条、携程、人民网、中国网、浙报全媒体中心等等新媒体平台深度合作。三是挖掘培育“两子”文化。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发展,尤其是“两子”文化的挖掘培育与融合。今年,衢州市专门成立副县级事业单位南孔文化发展中心,目前,组织架构和人员已经到位,下步将充分挖掘南孔文化,用市场化经营理念,将南孔文化转换为产业优势,逐渐培育成衢州特有的文旅IP。

四、强化用地保障,助推文旅项目落地

为强化旅游用地保障,我市规划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国土资源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旅游局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10号)等相关文件精神,优先保障旅游重点项目和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用地。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方式建设旅游项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开办旅游企业。城乡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利用旧厂房、仓库提供符合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旅游休闲服务的,可执行在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在探索建立土地整理平台方面 ,近年来衢州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作为构筑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推进土地资源综合保护利用开发。通过探索推进“土地整治+”模式,整合各方力量,统筹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实施全要素、全区域的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土地功能腾挪、城市面貌更新、群众居住环境改善”有机结合的“1+N”综合效应。例如常山县同弓乡全域项目,就是立足当地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古村落交纵叠落的先天优势,通过“整治+文体旅闲”模式,与创意农业、文旅休闲、大健康产业相结合,将全域土地整治与乡村休闲旅游乡相结合,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创意农业、农贸市场、酵素产业园等,通过开展“传统晒秋文化节”“首届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吸引游客10万余人;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实现全域景区化建设,旅游产业成为增收致富新增长点,真正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民富”。近年来,引进落地了奥陶纪极限主题公园、悦榕系列酒店、鹿鸣文化院街等一批大型特色IP文旅项目,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市委“三个年”重大战略部署,把幸福经济产业招商作为重点招商产业,引进一批有特色、带动性强的大型文旅项目。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0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