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扩大了,那我万一失业也可以拿一段时间的失业补助金,暂时不用为生计发愁了。”7月8日,在柯城区一家企业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企业经营受到疫情冲击,近段时间公司里少数人面临着失业风险。正当他为此担忧时,看到了衢州市人社局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这条信息,对他来说真是及时雨。
王先生口中的利好政策,是7月7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的失业保险扩围政策。它明确了2020年3月至12月,领失业保险金期满未就业、参保缴费不足1年、自愿离职的失业人员,都可以申领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
“六稳”“六保”形势下,市人社局以“政策找服务对象”的主动姿态,变“线下跑”为“线上跑”,通过“一企两清单”、人社服务专员联企等了解企业和劳动者需求,兑现社保费返还减免、招工补助等一系列政策,以就业之稳促幸福满满。
(1)稳企业——“真金白银”给补贴
受国际疫情影响,今年华友钴业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势不确定性程度较高,加上公司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占比较大,每月的工资、社保费、培训费开支很大。浙江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虽订单情况较为理想,但也面临着用工负担较重的问题。
急企业之所急,市人社局在全省率先拿出“真金白银”,落实社保费返还、减免政策,通过数据共享比对核定拟符合条件企业、连夜公示名单、免申报办理等方式,实现惠企政策“手续最简”“兑现最快”。
得益于此,华友钴业集团公司、浙江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享受社保费返还、减免政策1016万元、278万元,为企业减轻用工成本、稳定员工队伍提供了帮助。稳就业的根基在稳企业,企业轻装上阵了,才能增加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全市人社系统共为1.5万多家企业返还社保费3.33亿元,共为2.16万家企业阶段性减免社保费8.89亿元。
(2)稳就业——“共享员工”创平衡
从3月下旬开始,受海外疫情蔓延影响,浙江通天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订单减少,企业稳岗压力较大。人社部门了解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帮助通天星公司与我市一家口罩生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通天星先后为该口罩生产企业新增的半自动生产线提供“共享员工”100余人。
其间,人社部门加强对企业妥善化解共享用工劳动纠纷的指导,避免劳资纠纷的发生。目前,通天星公司正加快转变营销战略,开展企业“自救”,注重品质提升和新产品研发,推动外贸向内销转变,已成功拓展部分国内市场,生产形势逐步趋稳,用工需求有所增加。
稳就业形势下,我市正掀起一波“共享员工”潮。一些受疫情冲击大的企业将员工以共享模式进行短期人力输出,以解决接收方的用工荒,缓解输出方订单少的成本压力。为推动员工共享常态化。7月1日,衢州就业招聘网上线,网站推出“共享员工”模块,可轻松实现供需对接。截至目前,通过人社专员帮带、人力资源公司主动介入、送岗位到企业等方式,已帮助通天星、东方集团、申洲针织等20余家企业,实现员工共享1082人。
(3)稳技能——“直播带货”助增收
“我见过他们直播卖菜的样子:在聚光灯前吆喝,分分钟就能卖完。”柯城区姜家山乡姜家山村的村民余云娇,卖了十几年的菜,眼看着周边村民通过村播带货走上致富“高速路”,她也想通过培训来学直播技能。
像余云娇一样,在市人社局近日审批成立的衢州市村播学院培训课程上,100多名村民慕名而来接受培训。课堂上,知名“网红”导师通过账号运营思路讲解、“网红”达人全面解析等,让村民对抖音短视频拍摄有了更直观的了解。“通过村播学院培训,培育一批本地村播人才,既能增加农民就业技能,又能为衢州农特产品直播带货。”培训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实现村播学院帮助100名主播实现月收入过万、打造10位有影响力的星主播等目标,近期,我市实施“万名农民主播培训工程”,给予村播明星最高每人10万元奖励,起到了不小的激励作用。目前,村播学院已开展短视频、农创IP、淘宝直播培训3000余人次,成功培育了“多肉娘娘”“面条陈掌柜”“柚子姐姐”等十多名网红主播。
技能传授是村播人才培养的关键。为此,邀请淘宝村赛道第一名的“捆鸡哥”黄明泽担任村播学院院长,并以黄明泽个人名义申报村播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师带徒作用。同时,村播项目被列入衢州市第二届乡村技能大赛主赛工种,推进“以赛助培”。
农民主播们通过直播进行农产品销售,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收入,成为新农人眼中的“香饽饽”。
一组数据可以诠释衢州“稳就业”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全市共兑现人力社保政策红利13.94亿元,惠及企业3万余家次;开展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1.51万人、补贴634.32万元;开发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岗位近7000个,其中公益性岗位近3000个;认定就业见习基地144家,发布见习岗位805个……稳企业、稳就业、稳技能,稳稳托起百姓幸福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