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2188/2020-98729 成文日期: 2020-05-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市文旅局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0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0-05-28 15:4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旅局 字体:[ ]
分享:

    一、聚焦一个重大产业,在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幸福产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快文旅产业化步伐,争取2020年全市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共建杭衢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南孔圣地礼仪城、全域旅游示范城,统筹推动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等重大文旅产业项目建设,加大文旅产业与康养、体育、科技等产业融合渗透,以融合发展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建设两个重大平台,在推进区域联动协作发展上下功夫。一方面,用好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平台。发挥联席会议秘书处优势,积极承担牵头责任,全力打造四省旅游“集散地+目的地”,加快推进协作区各成员产品共建、服务共享、线路共推、市场共拓,主动承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溢出效应。另一方面,用好“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平台。强化“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和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的融合,谋划建设文旅项目和精品游线,重点推进衢州南孔古城5A级旅游景区和千里钱塘江黄金旅游线,打造成为诗画风光带的“一珠一带”。

    三、实施三项重点工程,在推进城市品牌打造提升上下功夫。一是南孔文化复兴工程。围绕“南孔文化重重落地”重要指示,重点推进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衢州市南孔文化发展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南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大花园核心景区”工程。围绕市域治理现代化,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推动万村千镇百城景区化工作,加快旅游景区提质升级,促进衢州民宿产业大发展。三是文旅品牌金名片工程。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衢州三圣(南孔文化、棋子文化和杨继洲针灸文化)、草原音乐会、国学论衡、全球免费游衢州等文旅“金名片”,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突出四类重点项目,在推进项目建设招才引资上下功夫。加大文旅项目投资建设力度,谋划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文旅大项目和拳头型产品,力争2020年全市文化旅游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一是谋划一批。积极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在原有项目库基础上,加强烂柯仙境等重点文旅项目谋划,推动向“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集聚。二是开工一批。加快推动康养衢江骑游王国、忘忧田园萱草未来村等一批项目开工。三是建设一批。加快推进南孔古城双修工程、文化艺术中心、奥陶纪景区、铜山源休闲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开业一批。力争鹿鸣半岛酒店群、江郎山居田园文旅颐养小镇、浙江赛得健康小镇等一批项目实现部分营业。同时,力争更多项目列入中央、省、市重点项目库。

    五、深化五项重大改革,在推进文化繁荣民生改善上下功夫。一是推动文旅部门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以及直属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各方面的机能和活力。二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文旅领域改革。构建文旅行政审批服务快捷通道,建设文旅综合行政执法高效模式。三是文旅系统数字化转型试点。推动实施智慧文旅数字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加快综合平台迭代升级、文化行业功能融入、文旅智慧产品开发和推广。四是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实施《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建设以公共文化机构为骨干、社会力量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格局。五是推动全域图书通借通还。统一证件类型,统一借阅规则,统一UHFID标签协议,建立全市统一办证系统,最终实现全市域通借通还。

    六、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在推进创业创新塑造特色上下功夫。一是组织实施《衢州市民宿产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研究制定衢州民宿管理办法,加大民宿品质提升、宣传营销、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推动民宿产业大发展。二是按照“深化长三角、辐射全中国、走向全球化”推广策略,发挥衢州交通和区位优势,强化四省协作区建设,共建杭衢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积极利用上海等地职工疗休养政策,激励市场主体跟进精准营销。打造若干个现象级宣传热点。三是以“中长期和短期建设相结合”为原则,加强对文化单位和文艺团体的扶持,在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打造一支队伍、推出一批精品。重点考虑启动组建青少年爱乐乐团或艺术培训中心。四是调整优化“全球免费游衢州”政策,将景区免票和民宿、酒店业发展进行统筹考虑,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拉长产业链条,刺激游客在衢消费。五是对文旅企业实行信用体系建设等级管理,全面推进旅游景区、旅行社、网络文化市场整治提升,全力打造放心消费的文旅市场环境。六是加强与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横向协作,对文旅部门板块点位进行分组负责、网格管理,进一步压实责任,加大巡查、整治工作力度,努力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测、省测不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