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197P/2020-103054 成文日期: 2020-03-23
发布机构: 市商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消费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衢州市2020年1-2月商贸业运行分析

发布日期:2020-03-23 16:4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商务局 字体:[ ]
分享:

1-2月,正常情况下应处于“双节”(元旦、春节)消费高峰期,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厂停工、学校延迟开学,百姓严控外出、大型商场控制营业时间、餐饮店及娱乐场所暂停营业,导致消费品市场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03亿元,同比下降17.4%全省同比下降19.1%分县(市、区)看,柯城、衢江、龙游、江山、常山和开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下降17.5%15.9%14.4%18.5%22.1%17.5%

一、基本运行情况

(一)限上社零大幅下降。1-2月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亿元,同比下降24.6%。分城乡看,城镇限上社零21.2亿元,同比下降24.4%;乡村0.52亿元,同比下降30%。按消费形态看,1-2月限上商品零售总额21.02亿元,同比下降23.4%;餐饮营业总收入0.68亿元,同比下降48.9%

(二)商品分类零售额高位下降1-2月全市限上批零企业商品销售额83.06亿元,同比下降17.4%其中商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3.4%。从商品分类看,权重商品汽车类和石油制品类限上零售额为6.03和4.6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5.8%和24.7%;粮油食品、服装鞋帽针纺织、饮料和烟酒等生活必需品类限上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5%、14.6%、18.2%和18.4%。因疫情期间严防外出以及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智能通讯器材和中西药品类限上零售额呈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9.3%和2.2。

(三)汽车消费市场受疫情冲击影响,降幅扩大据市车管所提供的数据,全市1-2月新车上牌量6138辆,同比下降38.1%。其中2月新车上牌605辆,同比下降85.1%。降幅扩大主要原因是4s店2月上中旬基本暂停营业,导致销量下滑较大。

(四)电子商务发展呈良好态势1-2月,我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20.3亿元,网零规模与去年同期持平;居民网络消费22亿元,同比增长5.4%;成为1-2月份全省唯一一个网络零售额没有出现下降的地(市),同时,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居民网络消费额保持正增长的地(市)。

二、影响主要原因

一是1-2月因为元旦春节假期,按照居民消费习惯,应是实体商超消费旺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居民减少外出,人员到店购买频率明显下降;大部分商贸企业处于关闭停业状态,一些大型商场响应号召,进行了停业或大幅缩短营业时间。三是工厂延迟复工,学校延迟开学,住宿餐饮及娱乐场所歇业,对商品供货需求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四是由于出行减少,汽车、油品大宗商品需求疲软,从而拉低社零增速。但同时,由于企业复工推迟,我市鼓励引导线下实体商贸业发展电子商务和新零售,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协调线下配送运力资源,推动实现电子商务发展呈现了良好态势。

三、下一步措施

目前,我市商贸服务业企业已经陆续复工复产,下一步,我们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采取以下措施:

(一)稳步推进商贸流通领域相关企业复工复产。2月14日《关于衢州市商贸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我局稳步推进相关商贸企业复工复产,逐步恢复消费市场经济秩序。截止2月18日,全市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加油站、规上外资企业等实现复工率100%;2月21日全市18家大型商场、超市实现全面复工。

(二)进一步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工作。从这次疫情对销售影响来看,线上冲击明显小于线下,许多企业开辟了线下单加配送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市各大商业综合体也纷纷开发小程序,如东方商厦“掌上东方”、世纪联华“联华鲸选”、大润发“淘鲜达”、驰骋控股“萝卜白菜”等线上平台,为市民提供线上采购以及送货上门服务。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线上购买群体的培育,创新新零售模式。

   (三)全面做好统计工作,培育企业入库。一是具体对限额以上零售住宿餐饮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切实做到科学入统、应统尽统;二是抓好新增入库和在库企业的整体数据上报预测及调度工作,对在库企业的指导工作,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同时挖掘可培育入库企业。 

    (四)加强疫情期间生活必需品物资保障。一是保障生活物资供应。积极与各商贸流通企业沟通,加强对生活物资的调配和市场供应,确保超市、农贸市场粮油面、猪肉、蔬果、蛋奶、食盐等主要生活物资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二是及时掌握物价信息。发挥商务职能优势,通过系统监测平台,及时掌握大型超市、农批市场粮油、蔬菜、禽蛋等重要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确保价格总体运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