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154A/2020-118821 | 成文日期: | 2020-12-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 | ||
2019年,全市乡村产业与市场信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有关精神,紧紧围绕市委“1433”战略体系“3752”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体系和局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1573”作战体系,以谋划“三重”工作为主线,重点在乡村产业的顶层设计、主体培育、平台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年新增“国字号”平台2个、“国字号”品牌5个、省级平台7个、省级试点1个;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27亿元,农林牧渔服业增加值84.05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1.7%;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426元,同比增长9.8%,增幅列全省第三位;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1985元,同比增长13.8%,增幅列全省第三位。现将2019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19年主要工作
(一)着眼于顶层设计,拉高标杆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按照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1573”作战体系,坚持区域协同发展、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摸底乡村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建立乡村产业发展目标体系,划定乡村产业空间布局,出台乡村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明确发展路径、载体和平台,开展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预计明年5月可编制完成;深度参与全市党建治理大花园“产业篇”现场会,通过画册制作、案例汇编、现场展示等,集中展现了全市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参加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衢州市、衢江区、常山县、开化县在大会上书面交流,为做好今后乡村振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着眼于平台打造,夯实基础提升产业集聚能力。一是培育产业发展“国字号”大平台,常山县青石镇成功创建部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衢江区新田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列入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二是提速一批省级平台培育,衢江区浮石园区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名单,开化县大溪边乡高粱产业乡列入2019年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名单,柯城区沟溪水果特色农业强镇、常山县青石胡柚特色农业强镇、江山市长台蜂业特色农业强镇等3个强镇通过省级验收,成为浙江省第二批农业特色强镇。常山县金色同弓田园综合体被列入2019年度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名单,全年新培育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2个;三是加快一批市级产业平台建设,开展衢州市农业农村“十大田园综合体”“十大新经济新模式”评选,获评的主体将免费在综合客运枢纽连廊轮播宣传,不断提高知名度;四是项目推进取得新进展,柯城区重点推进白云山柑桔示范园、柑橘新品种繁育中心建设,持续引领柑桔产业转型升级;衢江区新引进华统牧业等10万头养猪场4个,坚决打赢保供增收战役;常山县大力谋划建设长风休闲农业观光带、徐村文化产业园、画里·桐村采摘园等农旅类项目,建设高端民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向纵深发展。
(三)着眼于主体提升,内培外引营造创新发展环境。围绕“两进两回”精神,大力开展农创客培育工作,2019年新吸纳农创客会员35名,全年培育农创客264名,评选2019年十佳乡村振兴农创客10名,组织参加市级以上创业创新大赛2场,余家富获“农行杯”第三届浙江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初创组三等奖,朱敏杰、芮建颖、蔡辉获“创新奖”;姜鹏获2019衢州市奇思妙想创业大赛一等奖,芮建颖、李春燕获二等奖;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3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41家、市级168家。农业上市企业10家,其中新三板9家、主板上市1家,新增通过辅导验收1家(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江山欧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报第六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发展动能。大力开展创业创新,围绕发展美丽经济幸福产,龙游县超级版美丽乡村大花园士元实验区高起点定位、系统化规划、集成式打造,“人地房景”同步共抓、“拆整修建”多措并举,积极打造区域明珠型城市,已与正大集团签约;常山县金色同弓田园综合体利用龙绕溪穿境而过、古村落交纵叠落的优势,打造“八元一体式”现代式农业文旅综合体,奏响新时代田园牧歌;柯城区农法自然公司打造“农业+互联网+绿色期权+金融”模式,目前已着手进行A轮融资;“龙游飞鸡”飞进台湾高雄,架起两岸数字农业文创创新桥梁;新田铺田园康养综合、赛得健康小镇项目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四)着眼于产业融合,跨界打通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全年基于“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美丽经济幸福产业”的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一是“互联网+农业”走上快车道,衢州市成功列入全省数字乡村试点市,常山县列入试点县,三易易数字牧场等6个项目列入数字工厂创建名单;全年实施“产业特色村+新零售村”项目10个,运营农业农村公共服务中心1个,打造“线上+线下”的“网货”孵化平台;大力拥抱视频经济,柯城区、常山县、开化县等借助“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开展销售,人气爆棚。二是加快构建“接二连三”产业链。出台了“四茶”联动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构建茶叶、茶机、茶具、茶叶籽油“四茶”联动发展新格局,推荐开化茶业创建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组合供应链,加快一二三产融合。三是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发展新动能,全年举办九华“立春祭”、开化油菜花节、开化龙顶茶王争霸赛、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等节庆活动,吸引1000多万游客参与乡村休闲游,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带动乡村美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农家乐、民宿等发展迅速,全市有农家乐特色村193个,特色点(各类农庄、山庄、渔庄)247个,经营农户3055户,直接从业人员12893人,接待游客5412.11万人次,全年营业收入30.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7%、12.36%,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柯城区醉美两溪—石梁溪1日游等9条精品线路入选2019年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柯城区万田稻田等9家主体入选2019年省级“100个最美田园”。四是农家传统特色小吃优势地位逐步凸显,发挥“一头连基地一头连市场”的作用,近三年共有龙游发糕、开化汽糕、衢州胡麻饼、龙游葱花馒头等4个名小吃入选“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组织衢江、开化2支队伍16道菜品参加浙江特色农家菜大赛,全年传统特色小吃销售额达41.73亿元。
(五)着眼于品牌建设,多措并举增强农产品营销能力。以争创品牌和宣传营销为重点,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品牌意识,大力加强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挖掘、遴选、培育、宣传与营销,推进品牌强农。一是培育一批“国字号”农产品。全年共有龙游发糕、龙游山羊肉、龙游乌猪获评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常山县青石镇(胡柚)成功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常山油茶获评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二是培育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全市推荐“开化龙顶”、“常山胡柚”、“江山猕猴桃”等7个区域公用品牌,“江山”牌系列蜂产品、“刘家香”牌山茶油、“柚香谷”牌蜜炼柚子茶等11个企业品牌申报2019年浙江知名农业企业品牌。三是高规格组织参加国内外展示展销活动,全年组织近500家(次)企业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会、中食展(上海)、第十七届中国农交会、第十一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北京)展销周等国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现场销售额超1000万元,订单额超5000万元,荣获省优质产品金奖12个、优质奖15个、新产品金奖2个,进一步拓宽了流通渠道,擦亮我市农业品牌。四是加强农产品推介,在省级以上大型展会上开展“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柑桔转型升级成果、“四茶联动”工作、农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等推介活动,在在杭州市民中心开设衢州特色农产品店,积极将我市绿色优质放心农业推广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
(六)着眼于“三服务”,要素下沉保障乡村产业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稳企业”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结合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出台衢州市《关于开展“走企业送服务助发展”活动的通知》,深入开展“走企业送服务助发展”活动,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全力服务我市农业企业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通过“三服务”,创新完善政策支撑和服务体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全年共开展“三服务”活动200余次,现场解决问题130余个,录入平台65件,其中跨部门办理7件(含市委主要领导牵头2件),解决了一批招工难、融资难、用地难等制约企业发展一批重大问题。
二、2020年工作思路
围绕党建治理大花园建设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切实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一)高站位出台产业规划。编制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粮食产业、柑桔产业、畜牧业、茶产业、中药材产业、食用菌产业、蔬菜产业、水产养殖业等九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传统产业“凤凰涅槃”;大力推广张西模式、龙游飞鸡等乡村产业新经济新模式,激发乡村创新活力。
(二)高水平培育产业主体。从抓产业就是抓主体的理念出发,构建适合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有情怀有实力的“乡贤”回归,2020年全市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全市培育农创客200人,鼓励大学生到创建现代农业企业或现代农业企业就业,培育一批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三)高层次打造产业平台。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以平台集聚乡村产业发展要素,强力推进“一区一镇”、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和田园综合体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坚持区域协同、串珠成链、集中集聚、抱团发展,将农业产业转型与“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相结合,谋划实施一批“乡村味、自然味、农业味”的乡村产业发展项目,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和企业集中,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乡村产业基地。
(四)高起点打造农业品牌。实施“农业+品牌”工程,着力提升是特色农业品牌,依托冒个泡、恒亮蜂业、天子股份等骨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整合提升,打响江山猕猴桃、蜂蜜,常山胡柚,开化龙顶等一批特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乡村产业发展与“三衢味”品牌运营相结合,建立一批乡村产业发展品牌,畅通农业品牌进入“三衢味”体系渠道,创新“三衢味”品牌+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展模式,实现母品牌与子品牌协同推进,形成“1+N”产业品牌发展格局。
(五)高标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加大省级休闲乡村和农家乐集聚村创建及星级农家乐申报评定力度,大力发展农家传统特色小吃,积极参加“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评选活动,组织参加全省农家菜大赛,力争全年小吃产业销售额达40亿元,进一步推动衢系餐饮发展壮大;高度重视农家乐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开展农家乐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确保农家乐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