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8164/2020-117443 | 成文日期: | 2020-12-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洪美蓉、黄岳华代表:
你们在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重振坊门街商圈的建议》(第145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概况
坊门街位于衢州老城区南部,南北走向,是商业步行街,街道全长约500米,宽约21米,沿街建筑为浙西古民居风格,粉墙黛瓦,地面采用花岗岩,条青砖铺设,并配备了若干组反映坊门街历史风貌的铜铸生活雕像,在坊门街南端复建了百岁坊、衣锦坊两座石牌坊,中间建有两个小广场。坊门街区北起道前街路口的步行街石挡,南至大南门城墙绿地内侧,中河沿、西河沿、蛟池街路口由坊门街向外延伸5米,衣锦坊、百岁坊的牌坊以内,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街区从业人员近500人,年销售额近2亿元。
二、存在问题
坊门街原是一条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商业街,2014年开街后坊门街也曾经繁荣昌盛,是衢州古城的一处购物、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现今的坊门街,来游玩的、消费的不多,人气不聚,生意不旺,很多店铺或生意暗淡或准备关门另谋出路。仅有少数的餐饮业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一是空间布局相对集中。步行街通常是具备商品零售、餐饮服务和文化旅游等功能,集中一定数量的中小商业店铺,以汇集更旺的“人气”“商气”“名气”和“财气”,形成一个室外购物、休闲和餐饮的商业带。因此,步行街与其他商业网点特别是市级商业中心、大型商业综合体在空间布局上应相互协调,而不宜过度集中。如衢州近年来商业业态不断丰富,国金广场、吾悦广场、万达广场等不断开业,业态竞争激烈,仅坊门街步行区就紧挨着国金、景文等多家大型商业综合体,经营优势明显不足,若逢高温、降雨等天气,更是难以与附近商场全天候空调市内购物相比。
二是规划配套相对滞后。步行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能充分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安全、舒适、便捷、多样化、参与式的购物环境要求。如坊门街作为古城传统街区,仅仅保持“粉墙黛瓦”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未能挖掘坊门街原有的坊门文化和风土人情,衢文化的内涵数量和质量相对偏少,缺乏历史人文记忆,也未与商业资源形成有效互动,一定程度存在“百街雷同”现象。同时,随着新兴商业设施的不断涌现等,坊门街步行区原有的软硬件设施、绿化景观、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明显滞后,缺少时尚、吸睛元素,可看、可玩性还不够强,开发活化利用程度还不够高。如坊门街仅致远广场有一个停车场,且是私有商业经营,未与坊门街配套,收费方式不符合来街区消费群体。
三是经营方式相对单一。步行街是集购物、餐饮美食、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文化性消费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众消费区域,是城市的社会活动中心。但是衢州市步行街的“购物功能”相当充足,但休闲等文化性消费服务严重欠缺。如坊门街沿街商户120余家,主要经营服饰百货、化妆品、食品超市、药品、玩具小商品、餐饮娱乐等,其中品牌专卖店约占60%,缺乏文化、艺术、书店、网红、公益等方面的业态组合,缺乏老字号、潮流店、日观光、夜体验等方面的本地特色,难以留得住人。同时,坊门街房屋产权基本为私人所有,产权人只关心房屋是否能出租,经营户有抱团意向,但商会的运营需要成本,产权人、经营户人心难齐,难以拧成一股绳去谋求提升发展,而作为政府管理的坊门街联合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能是负责街区秩序、物业保洁、基础设施养护,没有专门的运营管理人员、场所,没有长远、统筹协调经营规划,属于完全自由市场模式,没有核心竞争力。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规划布局。综合考虑步行街所在区域的发展定位,既对标全国一流,又凸显本地特色,高起点谋划步行街的总体定位。要放宽视野,发挥好步行街的带动作用,把周边的商业资源统筹起来,把街区做“深”做“厚”。如在引进业态方面,水亭街区因木结构房屋以轻餐饮、小吃类为主,将坊门街区作为水亭街区“好吃好玩”的区域补充,发展火锅等重餐饮,形成区域互补、领域突显。
二是增强文化底蕴。要将当地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建筑风格融入步行街建设和改造,发挥老字号、地方特产和非遗技艺的带动作用,塑造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方特点的步行街,实现城市现代化和人文特质和谐统一。如挖掘坊门街原有的10座坊门文化,做到一座牌坊一个人物一组故事,完善坊门街配套,推动街区文化特色化、品牌差异化、服务个性化。
三是优化经营方式。现在的坊门街虽有商会,但也因经费、人员原因而不能完全发挥商务运营的功能,建议组建由商会牵头、产权人入股,经营户参与的运营管理团队,通过专业化的把脉、赴外地学习考察,结合坊门街实际特色,以街区文化吸引人,举办活动聚集人,以业态消费需求留下人,走出一条坊门文化街的经营之路。
四是成立街区管委会。坊门街及其周边的中河沿、蛟池街等街道都是成名效早的商业街,商业氛围浓厚,现为各自经营,商业圈的优势未形成,未能形成业态互补,同时,坊门街的管理部门为市住建局和柯城综合执法局,这两个单位与商业街的运管,专业、商业理念有很大的差别,需市政府或柯城区政府层面组织一个坊门街区商业街区管理委员会,各相关部门做为成员参与街区管理,建立日常管理联席机制,及时协调街区运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协助街区运管单位做好保障工作。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