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1032/2019-102268 | 成文日期: | 2019-07-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
衢州市民政局文件
衢市民〔2019〕1号
衢州市民政局
关于印发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民政局,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现将《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衢州市民政局
2019年4月9日
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市民政工作要围绕市委“1433”战略发展体系,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聚焦主责主业,坚守底线,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创先争优,加大民政领域改革创新力度,为建设“活动新衢州、美丽大花园”作出新的贡献。
一、建立健全“大救助”体系。贯彻落实《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构建“大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推进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对因患大病等原因导致生活必需支出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给予基本生活救助。规范临时救助管理,探索制订审核审批流程和救助标准,提高救助主动性、及时性,避免发生冲击道德底线的极端事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实施“两优先”,即优先救助特困人员、遭受急难困难家庭等。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落实低收入农户9000元以上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实施方案。
二、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积极构建“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衢州市智慧养老综合平台,打造业务管理平台和公众服务平台,涵盖老年人基础数据库、养老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等子系统,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养老服务人员等养老服务信息的数据精准共享,为老年人及家属提供一站式的养老服务解决方案。加快推进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年建成乡镇(街道)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5 个,其中街道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 个。引导和吸纳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引导和鼓励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加快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到2019年底,80%的养老机构建成“阳光厨房”,努力实现全市养老机构基础性指标合格率100%。扎实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加快敬老院的改造提升工作,在完善功能布局的同时,着力解决特困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服务,探索建立敬老院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机制。推动“大养老”区域一体化建设,支持和指导常山县深化“孝老之城”建设。
三、深化基层基础社会治理。围绕创建“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市”的目标,结合未来社区建设,开展“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探索数字化背景下的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构建智能化、全民化、自治化、规范化和共享化的数字社区治理体系。开展全省第二轮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推动智慧治理和智能服务与“1+N”志愿服务有效衔接。继续巩固农村社区建设成果,推动分类推进分层实施工程,创建30个示范型农村社区。全面推广“三版一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巩固提升村(社)制度清单准入制度,开展“七多”清理和村(社)事务证明清理工作,开展村(社)组织换届选举“回头看”,推进扫黑除恶行动,深化“清廉村居”建设,加强村(居)民档案数字化建设。强化和规范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动各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有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登记体制改革,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组织。到2019年底,实现登记和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数量达9000个以上。加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动员全市机关事业干部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资格考试工作。开展国际社工节、志愿服务日的宣传周活动。加大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力度,培养选拔一批省级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引进一批国内外专业社工机构。深化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等人才培养工作,推动社会工作向各行各业发展。
四、推进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加快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完善普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专业社工人才参与儿童权益保障,进一步拓展“明天计划”。全面实施“添翼计划”,开展治疗康复、教育以及回归家庭的工作。坚持依法登记,规范收养登记工作。指导江山、开化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县的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贯彻落实《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深入开展慈善基地建设,按照“一县一特色”的目标,着力从精准帮扶、文化建设、组织孵化、人才培训等不同类型,打造特色基地建设。创新基地运作模式,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提升慈善绩效。主动与杭州等慈善组织对接项目、争取资金,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引导政府、企业和社会资金流向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打造慈善服务品牌。加强福利彩票事业发展,积极应对福利彩票销售政策调整,坚持依法依规、安全平稳抓好销售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售任务。加强公益福彩品牌宣传,高质量完成“福彩暖万家”系列公益活动。按时发布市级2018年福彩社会责任报告。
五、加快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慈善基地建设,按照“一县一特色”的目标,着力从精准帮扶、文化建设、组织孵化、人才培训等不同类型,打造特色基地建设。创新基地运作模式,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提升慈善绩效。主动与杭州等慈善组织对接项目、争取资金,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引导政府、企业和社会资金流向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打造慈善服务品牌。做好“浙江慈善奖”组织、人物的推荐工作,宣传衢州慈善典型,弘扬衢州慈善力量。落实资金保障,确保 “邮善邮乐”网上慈善超市正常运行。
六、规范社会事务管理。规范婚姻登记服务,加强婚姻登记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开展婚姻登记历史数据的核对完善和电子签名,推动部门间数据交换和共享,深化“婚育户”联办新模式。出台生态葬法奖补激励政策,加快推进树葬、格位葬等节地生态葬法,2019年建成100个树葬点、12个追思堂,巩固提升全市“青山白化”殡葬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加快市殡仪馆改造提升,优化葬仪服务。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健全部门配合联动机制和联合救助信息通报机制,保障救助对象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完善地名信息库,做好地名命名工作,深化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弘扬“地名文化”。做好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
七、推进水库移民工作。围绕“精准扶持水库移民 打造美丽幸福家园”,深入开展“优服促稳”“提标增效”“强村富民”“美村惠民”“强基固本”等五大行动,深化完善推广村级协理机制、调查合作机制、移民村集体收益分配机制,使移民安置工作年度计划执行率达到80%以上,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确保2017年三季度以前项目竣工验收率和资金结报率达到100%、2017年四季度至2019年三季度末的项目竣工验收率和资金支出率达到80%。健全“市为主体、县为基础”的稽察机制,资金监督检查率达到50%。到2019年底,集体经济薄弱移民村“消薄”任务达100%。新建市级“美丽家园”移民特色精品村8个、移民文化中心3个、移民旅游风情小镇3个、星级文化礼堂3个。
八、深化民政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建设一个平台、完善二个数据库、优化四项服务、简化多项流程”的目标,统筹推进民政服务领域改革。即建设信息平台,打造智慧民政的样板。完善信息数据库,打通共享民政的堵点,重点完善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库和地名信息数据库。优化服务质量,打响贴心民政的品牌,重点优化养老服务、殡仪服务、执法服务、流浪乞讨救助服务。简化服务流程,打造高效民政的标杆。重点简化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福彩站点、地名命名等服务流程。积极探索殡葬、社会救助、婚育户等“一件事”办理程序和服务流程。
九、加强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清廉民政”建设。深化大整风“十大专项”行动,不断提升民政事业内生动力。创新开展全市民政系统“互比互看、全域提升”活动,认真开展“三服务”活动。创新干部分档管理机制,建立常态化督查督办机制和督查通报制度。加强民政法治建设。深化《地名管理条例》和《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等课题立法调研,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民政品牌建设。重点打造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品牌、民政一件事“最多跑一次”改革新样本、15分钟“普惠型”养老幸福生活圈、打造以树葬为主的绿色节地生态殡葬改革样本、大社会救助“一站通办”样本、社会组织“四联”党建品牌、社会组织跨区域协作扶贫帮困样本、慈善网上超市扶贫救助新模式、儿童福利项目化救助模式、移民精品示范基地扶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