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衢政办发〔2018〕85号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衢州柑桔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衢州柑桔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0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衢州柑桔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
我市柑桔产业历史悠久,牵涉面广,影响力大,转型发展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大花园建设,深化柑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兴旺、乡村美丽、农民富裕的目标,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围绕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种子、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全产业链发展的理念,推进品种、品质、品牌“三品”联动,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全面振兴衢州柑桔产业。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到2020年,全市淘汰“三低”桔园5万亩,发展优新品种柑桔1万亩,创建市级以上柑桔精品园40个、县级柑桔标准园60个,年加工柑桔鲜果能力达到5万吨,培育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示范性柑桔全产业链2条,初步形成“绿色生态、结构合理、品质优良、品牌响亮、桔园美丽、三产融合”的新格局,打响衢州柑桔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全国知名优质柑桔产区,实现柑桔增效、农村增色、桔农增收。
二、工作任务
(一)种子种苗工程。
1.建立柑桔种质资源库。有针对性地收集国内外适合本地种植的柑桔种质资源,积极引进国内外科研院所最新科研成果,抢占柑桔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地,建立柑桔种质收集、保存、鉴定和评价利用体系。健全无病毒柑桔苗木繁育、优新品种展示、高新技术示范推广等基地,加快柑桔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无病毒苗木培育和推广等。(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科院、柯城区政府)
2.大力推广新品种。充分发挥新品种的市场引领作用,三年发展优新品种柑桔1万亩。根据不同用途和栽培模式,筛选出露地、设施、药用等不同适栽品种,调整和优化柑桔品种结构,推进全市域胡柚优株种植,以早熟低酸优新品种为重点,加快早熟椪柑、无核椪柑和鸡尾葡萄柚等优良品种示范。(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科院,各县〔市、区〕政府)
3.加强柑桔黄龙病防控。加强植物检疫,严防死守,巩固衢州无柑桔黄龙病的“净土”地位。完善市、县(市、区)两级无病毒柑桔种苗繁育体系,在现有市级无病毒柑桔种苗繁育圃的基础上,建设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和常山县4个县级无病毒柑桔种苗繁育圃,确保本区域内的健康种苗供应。(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科院,各县〔市、区〕政府)
(二)精品桔园创建工程。
4.强化示范引领。统筹整合资源,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柑桔生产装备化、设施化和智能化水平,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集成推广老果园改造、大苗种植、设施完熟栽培、避雨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增糖降酸、省力化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建设一批精品桔园,引领柑桔产业转型发展。以柑桔新品种推广、大棚设施栽培等为重点,三年创建市级柑桔精品园40个;以露地椪柑、胡柚标准化种植等为重点,三年创建县级柑桔标准园60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
(三)主体培育工程。
5.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有序引导土地流转,大力推进柑桔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柑桔家庭农场。以政策扶持、培训教育、众创空间为依托,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柑桔产业,孵化青年农创客。(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
6.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牢固树立抓产业就是抓企业,抓企业就是抓企业家的理念,大力培育柑桔龙头企业。加大柑桔产业招商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投入,推进一批招商大项目落地。大力推广“柑桔龙头企业+桔农+基地”模式,强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力争到2020年,培育一批柑桔生产加工龙头企业,2家柑桔龙头企业在新三板、主板上市,培育2条产值5亿元以上的示范性柑桔全产业链。(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
7.提升柑桔深加工能力。把柑桔深加工作为全产业链建设的重要环节,大力发展柑桔精深加工。鼓励柑桔深加工企业开展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环保治理水平,提高废水和废渣的环保处理能力,不断提升加工产能,确保年柑桔深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提高衢州柑桔应对市场风险应急托底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环保局,柯城区、衢江区、常山县政府)
8.积极拓展柑桔出口市场。加强柑桔出口基地建设,确保年注册柑桔出口基地稳定在2.5万亩以上,年柑桔出口能力达5万吨。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认证,发挥衢州椪柑国际竞争传统优势,积极应对贸易技术壁垒,巩固东南亚、俄罗斯等传统出口市场,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市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衢州海关、市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
(四)科技创新驱动工程。
9.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充分发挥邓秀新院士工作站作用,引进无核椪柑等优新品种,建立柑桔优新品种示范基地和脱毒大苗繁育中心。加强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改进柑桔冷链物流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智力引进,创建柑桔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科院、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
10.构建柑桔绿色生产标准体系。修订完善柑桔“三疏一改”、常山胡柚等地方标准,加快大棚椪柑、鸡尾葡萄柚等新模式、新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研究、编制和推广,逐步形成以品质提升为核心的标准化技术体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科院、市质监局、市科技局)
(五)失管桔园整治工程。
11.全面整治失管桔园。以美丽田园建设为导向,以交通主干道、主河道两侧弃耕失管田园内的枯死桔树为重点,按照美丽田园和村庄景区化要求,整体打造、系统整治,营造生产、生态和谐发展的美丽田园风景。到2018年底,基本完成4.8万亩失管桔园整治,整治率达90%以上,其中高铁、高速、国道、省道沿线两侧等108个重点区域,整治率达100%。通过集中连片整治,适地适栽,引导退桔还耕,鼓励改种水稻、茶叶、蔬菜、中草药、小水果、花卉苗木等。(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办、市林业局、市农科院,各县〔市、区〕政府)
(六)产业发展规划工程。
12.注重空间布局顶层设计。根据立地条件和温光等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柑桔产业空间。构建“3+2+N”产业发展新格局,“3”即沿江、衢北、衢南三条精品柑桔产业带;“2”即柑桔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两大平台,重点打造柯城区石梁柑桔综合体、常山县恒寿堂柚果田园综合体,衢江区高家柑桔小镇、常山县青石胡柚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N”即创建一批柑桔精品园、标准园和产业园。从种子种苗到生产、加工、流通、检测、研发、金融,按照项目化要求,推进柑桔全产业链规划和项目谋划。(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
(七)新业态培植工程。
13.探索发展盆栽柑桔。积极发展盆栽柑桔产业新模式,通过试点示范,探索适合盆栽的柑桔品种和生产技术,举办展示试销活动,三年培育经营主体10个以上,形成年产6万株盆栽柑桔规模。(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科院,各县〔市、区〕政府)
14.拓展药用和香料用精深加工。积极推动衢枳壳申报纳入中国药典药材来源,加强衢枳壳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建设,制定衢枳壳行业标准,抢占行业定价权和研发制高点。加强胡柚生物医药开发,加大香橙、代代等新产品研究,建立一批药用柑桔(代代)和香料(香橙)柑桔生产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科院、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
15.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柑桔+公园+文旅”,打造具有衢州柑桔特色,兼具生态保育和休闲游憩功能的主题公园,实现桔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挖掘和宣传衢州柑桔文化,讲好衢州柑桔故事,积极培育柑桔特色乡(镇)、村,举办胡柚节、椪柑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发展生态型、参与型、体验型的柑桔特色产业旅游,创建生态观光桔园,将柑桔产业资源拓展为全市域旅游资源。(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旅委,各县〔市、区〕政府)
16.打造“互联网+”新平台。探索建立柑桔大数据中心,分析整合全国柑桔产销形势,探索构建柑桔产业衢州指数,指导柑桔生产销售。大力培育柑桔“特色产业+新零售”示范村,推动柑桔销售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加强柑桔网络营销队伍建设,加大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经营素质,培育一批带头销售大户;加强大户对小农户的示范带动,形成主体多元、互补共赢的“互联网+”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
(八)品牌创建工程。
17.充分发挥“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引领作用,统筹整合全市柑桔品牌资源,加强顶层设计,整体策划“柑桔+衢州有礼”全市域柑桔公用品牌。大力推进柑桔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推广柑桔无损伤测糖等物联网技术和装备,建立区域性的柑桔产品质量标准中心、检测中心。强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管理,不断做响做亮柑桔区域公用品牌。充分利用大型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新媒体等平台,加大衢州柑桔品牌的宣传推介,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衢州海关,各县〔市、区〕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把柑桔产业转型发展放在狠抓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推动、主体参与的工作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市、区)都要建立工作专班,统筹整合资源力量,加大攻坚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合力推进柑桔产业转型发展,市农业局牵头负责行动方案制订和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市财政局负责资金保障等工作;市商务局负责协调促进柑桔网上销售和出口等相关工作;衢州海关负责柑桔出口基地和通关服务工作;市环保局负责柑桔深加工企业服务等工作;市委宣传部、农办、国土局、质监局、科技局、旅委、市场监管局、农科院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相关工作。
(二)强化政策扶持。在“大三农”政策资金中安排一定额度用于柑桔产业转型发展,采取“考核+专项”的方式,对各县(市、区)进行奖补。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贷款等优惠政策,创造有利于柑桔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环境。各县(市、区)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柑桔产业转型发展的行动计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强化督查考核。将柑桔产业转型发展工作纳入市对县(市、区)乡村振兴考核重要内容,县(市、区)要相应把该项工作纳入对乡镇乡村振兴目标考核,定期进行督查通报。
附件:衢州柑桔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
附件
衢州柑桔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
县(市、区) | 年度 | 新建市级 柑桔精品园(个) | 新建县级 柑桔标准园(个) | 推广新品种 面积(亩) | 淘汰“三低”桔园 面积(亩) |
2018年 | 5 | 1000 | |||
2019年 | 5 | 5 | 800 | 5000 | |
2020年 | 5 | 5 | 800 | 5000 | |
衢江区 | 2018年 | 10 | 5 | 1000 | 10000 |
2019年 | 5 | 5 | 800 | 5000 | |
2020年 | 5 | 5 | 800 | 5000 | |
龙游县 | 2018年 | —— | 3 | 600 | 1000 |
2019年 | —— | 3 | 400 | 1000 | |
2020年 | —— | 3 | 400 | 1000 | |
江山市 | 2018年 | —— | 2 | 400 | 1000 |
2019年 | —— | 2 | 200 | 500 | |
2020年 | —— | 2 | 200 | 500 | |
常山县 | 2018年 | —— | 5 | 1000 | 2000 |
2019年 | —— | 5 | 800 | 2000 | |
2020年 | —— | 5 | 800 | 1000 | |
合 计 | 2018年 | 20 | 20 | 4000 | 24000 |
2019年 | 10 | 20 | 3000 | 13500 | |
2020年 | 10 | 20 | 3000 | 12500 | |
三年 | 40 | 60 | 10000 | 50000 |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衢州军分区,市法 院,市检察院,巨化集团公司,各群众团体。 |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0月8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