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2188/2019-103207 成文日期: 2019-12-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17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12-14 16:1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旅局 字体:[ ]
分享:

 

 

衢市文旅函〔201984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176号

提案的答复

 

毛春燕委员:

你在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建议》的提案(第176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对我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大花园”战略部署,根据衢州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意见及工作方案,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努力打造“诗画浙江”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和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自创建以来,衢州市按照“一个意见、一套方案、一本规划、一个专班”工作要求,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目前,开化县、江山市被命名为浙江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单位,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常山县正在积极创建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单位,全域旅游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战略支撑给力。一是《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把衢州市作为大花园建设的核心区,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推进工程。二是浙皖闽赣四省积极推动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创建,并有望获国务院批复设立。衢州作为地理区位中心,已完成先行先试课题研究。三是杭衢山海协作旅游合作不断深化,全省山海协作现场会已在衢州召开。四是《衢州市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出台,为衢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了重要遵循。

二、创建全面推进。衢州市组建了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召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推进会、协调会等,对重中之重的项目组建工作专班,实行专项专班专人专干。对工作难度大、推进缓慢的,提交主要领导办公会,实行每周交办、钉督落实,逾期未完成的,实行“一次说明、二次表态、三次问责”,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同时,强化与国家、省主管部门对接,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督导,确保各县(市、区)创建工作齐头并进。江山市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上报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三、改革顺利推进。6个县(市、区)在全面完成“1+3”综合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着手在自选动作上大胆创新,力争形成特色和品牌。开化县借助乡镇综治工作、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便民服务等“四个平台”建设,建立旅游投诉“网格化”管理队伍,人数达到了730多人,使投诉协调延伸到镇村级。江山市在13个拥有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乡镇全部设立旅游办,94个A级景区村庄设立村旅游站。常山县在全市率先增设“总规划师”,组建旅投公司并高薪招聘总经理。市级有关部门也围绕全域旅游,打破条条框框、坛坛罐罐。如国土部门探索点状供地等用地政策。

四、产品业态再添新特色。谋划实施5A级景区县(市、区)全覆盖创建计划。衢州南孔古城旅游区创5A级景区通过省级资源评估并上报国家文旅部。龙游石窟-红木小镇正式报请开展国家5A级景区省级景观资源评估。钱塘江唐诗之路与省级规划同步完成初稿。2018年内全市实际完成旅游投资150.73亿元,增长44%,年内在建的10亿元以上项目共计21个。南孔古城、“归江山居”小镇、铜山源休闲度假旅游区等一批50亿元以上大项目快速推进。

五、产业融合再现新跨度。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渗透,全面打造美丽经济幸福产业。举办2018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首个“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实验区”落户衢州。积极开展全域旅游示范点创建,积极申报省级以上旅游产融示范基地。全年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等40余家,举办农旅、文旅、体旅等活动近100场次。

六、乡村旅游再展新活力。深入实施万村景区化工程,完成362个A级景区村评定验收工作,其中3A级景区村60个。柯城区七里乡、江山市大陈乡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创建名单。全市组织22家精品民宿参加省级高等级民宿评定,溢舍、村上酒舍等2家民宿获评省级白金宿,另有4家入选省级金宿。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4934.81万人次,同比增长25.84%;直接营业收入27.4亿元,增长29.39%。

七、服务配套再有新突破。衢州市智慧文旅数字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数据互联互通,在全市率先实现部门数据接入“城市大脑”,得到成岳冲副省长批示肯定。2018年11月6日-8日,全省文化旅游系统数字化转型现场会在衢州举行。美丽沿江公路、通景公路等建设不断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系统项目正式签约落地。全年新建改建旅游厕所374座,其中3A级旅游厕所60座以上。

八、旅游品牌再获新提升。参与“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打造,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成都及山东、湖南等地推介衢州旅游。深化“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周一至周五免费开放,2018年243个免费日共接待游客423万人次,得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省委省政府关注和肯定。举办中国·衢州国际旅游推介会、衢州民谣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开展北京、衢州航站楼、高铁站,杭州公交、衢州公交站牌等广告投放。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客观问题,包括我市整体推进的速度仍不够快、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比较明显、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有待加强、项目谋划和综合配套亟待跟进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你提出的建议,下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对标对表,夯实责任。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征求意见稿)》,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文旅部、省文旅厅工作对接,更加精准把握验收标准,研究创建路径,争取上级支持。同时,结合《衢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全面排查梳理全域旅游工作短板,倒排工作计划,制定具体措施,以按月督查通报、不定期检查等方式,督促各地加快创建进度。

二、改革创新,加强保障。全域旅游创建,面上是推进旅游产品建设、完善配套设施等,但更深层次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议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大局,对扶持政策及相关执行机制进行综合调整,并适时推出一批涉旅示范性政策,尤其是旅游用地、旅游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政策。同时,从全市层面综合考虑各类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所需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破解关键难题。

三、聚焦项目,特色发展。结合全域旅游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十三五”旅游项目库,积极引入和建设新项目、新产品、新业态、新配套。一是对现有景区整合提升,尤其是按照“5A级景区县市区全覆盖”要求,研究制定创建工作计划。二是把主题公园放在项目招商的突出位置,加强谋划,专业招商,争取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运营。三是推动信安文化旅游区创建,心安湖城市会客厅“一场大秀”及文创文旅小镇、快乐运动小镇、儒学文化小镇充分融入旅游元素。四是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深入实施万村景区化工程,大力发展民宿经济。

四、完善配套,提升服务。加快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推进通景公路、公交体系、自驾营地、景区停车场等建设,推广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系统,形成全区通达的旅游交通网络。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全面提升公共旅游信息服务水平。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培训,提升全域旅游创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化“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加强旅游宣传营销,打造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对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19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