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30800002618357U/2018-103467 | 成文日期: | 2018-07-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机关事务局 | ||
做好2018年工作,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标看齐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融入衢州发展大势,紧抓保障有力目标,改革创新、砥砺奋进,谋求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一、增强“四个意识”,更好服务大局。一是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开展后勤工作,要把服务大局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粮草先行团”的先锋作用,做“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宣传者、践行者、推进者。二是坚持党建为统领,抓细抓实干部思想作风教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三是务实推进“三会一课”学习教育,发挥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的分层分类学习作用。四是深入推进党员“主题日”学习,有计划开展各类素材的“主题日”学习,丰富学习内涵,力求学习实效。五是推进干部职工常态化网络学习,利用钉钉群、微信群、党建平台等信息化方式,开展大讨论,形成思想共识。六是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教育。以“防微杜渐”为初心,扎紧思想和制度的笼子,经常性“咬耳扯袖”确保干部职工讲纪律守规矩。
二、落实政策规定,提高法治化水平。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不折不扣落实好相关规定,以省、市八项规定实施办法出台为契机,将后勤接待、机关服务、厉行节约各项要求,落实到服务保障各环节,提高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节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要以中办国办制定实施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为准则,深入解读、严格执行、加强监管,创新机关事务管理办法举措,努力促进办公用房、公务用车、机关食堂管理更规范、更高效、更合理。
三、围绕“大花园”建设,创新后勤服务模式。面对新形势下的机关后勤管理新格局,要跳出后勤看后勤,站在全局看后勤,要打破思想上的“坛坛罐罐”。一是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交流合作,执经叩问经验做法,共同探索新形势下机关事务管理方案,对标看齐查补短板。二是尝试做大做强后勤服务中心。借鉴发达地区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经验,将部分服务职能划归后勤服务中心承担,厘清管理和服务职能,破解机关事务管理局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提高机关后勤服务水平和效率,更好适应日益增长的机关后勤服务需求。三是应用互联网思维提供更便捷的后勤服务方案。在机关食堂、省交流干部公寓楼、公务用车、基建房产等的服务管理方面,积极探索信息化方式替代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引入手机终端进行实时管理,力争为“大花园”建设提供无缝隙“一站式”的后勤服务保障。
四、细化安保举措,进一步巩固安防成果。总结固化各种好的安保经验,并转化为具体安保举措。加强安保人员培训,实施常态化体能训练、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着力加强快速反应能力建设,建立安保人员微信群,尝试开通群组电话会议,并以此作为主要沟通渠道,确保政令畅通,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学习借鉴先进安防经验,拉高安防能力建设标杆,加大安防新技术应用,完善安防体系建设。压实责任主题,开展痕迹管理,发挥内保联席会议和消防、安监等多方联动,夯实人防、技防、物防基础,筑牢安全底线。
五、加强统筹协调,融入公务用车全省“一张网”。全省“一张网”建设能有效整合全省各地的公车资源,提高出行效率,节约行政资源。目前,衢州市及所辖6个县(市、区)机关事务局均已建设完成公务车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2018年,我局将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分步实施,尽早把衢州市及所辖6个县(市、区)的车辆监管系统统一对接整合到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系统中去,实现“申请调度、定位监控、用车结算”等主要功能纳入全省一张网管理,方便公务出行。
六、抢抓工作进度,深入推进政府性资产搬盘整合。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创造优质办公环境的要求,在去年进行搬盘整合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行政中心3号楼、信访大厅及技术用房改造等后续搬盘整合项目,主动对接市建设中心,及时跟进建设进度,尽快实现3号楼召开300人左右大型会议的能力,尽早建成3号楼接待餐厅和顶楼观景平台并投入使用。谋划好“两中心”设计的功能需求,为“两中心”建设提供更多更好方案建议。
七、构建齐抓共管局面,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落实节能工作巡查和考核评价制度,继续执行计划用水制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用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节水目标;继续推进各县(市、区)完善节能领导和工作机构,进一步完善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监督考核、能源审计等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推进示范创建,提升节能措施实施成效,在全市创建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继续引领和推进我市公共机构节能节水工作;推进全市公共机构LED照明改造工程和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进公共机构零待机能耗、绿色数据中心、节能型开水机改造、燃气灶具改造工程实施;进一步扩大能耗计量统计覆盖面,加快推进全市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的信息化、网络化进程,推进重点单位、重点领域能耗监测平台建设;注重宣传培训,营造节能浓厚氛围。认真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坚持将节能专题宣传与常态宣传相结合,组织开展好各项节能专题宣传推广活动。加大公共机构节能典型的宣传力度,及时推广典型单位做法和经验。
八、严守“十条军规”,紧抓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抓人促事,对干事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把“十条军规”细化为机关事务管理局方案,让“执行力”成为第一标准,以“军令如山”的姿态推进工作执行,营造“无理由、有办法,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氛围,消除“思想滞后,行动迟缓,责任缺失”。通过加强审计、财务等监督检查,找准风险点、筑起“防火墙”,促使干部干净干事。通过文化建设暖心聚力,用好各种阵地和载体,大力弘扬追求卓越的“后勤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