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242Q/2014-101927 | 成文日期: | 2014-01-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体育局 | ||
衢市体[2014]1号
衢州市体育局关于印发二0一三年工作总结及二0一四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各县(市、区)体育(教体)局、市局各处室及下属单位:
现将《衢州市体育局二0一三 年工作总结及二0一四年工作思路》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学习,深入分析当前我市体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方向,引导干部职工把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把力量投入到狠抓落实上,为推进衢州坚持改革创新、干好“四件大事”、再创衢州绿色发展新优势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0一四年一月十日
衢州市体育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思路
2013年,市体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全市体育人的共同努力下,积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夯实体育事业基石,以举办第四届市运会和市首届体育大会、备战和参加省第二届体育大会、备战省十五届运动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努力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建设做出新贡献。
一、围绕中心工作,提升体育形象
深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六条禁令”精神,制定《实施办法》,做好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精简合并8项会议和5项大型运动会活动,严格执行“三公”经费预决算管理,严格管理公车使用,深入推进“体育阳光工程”建设。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聘任25名体育行风监督员,举办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财务人员前往省法制教育基地---萧山南郊监狱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主动开展下属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顺利接受主要领导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扎实做好党员进社区和志愿服务活动,慰问五十都村10个困难户和朝晖社区2个困难户,抽出4位同志作为生态指导员奔赴江山市长台镇和衢江区高家镇,认真开展工作,两次组织党员进社区开展体育业务咨询、国民体质监测、打扫卫生、种树等活动。重视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准备工作。
二、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构建科学健身机制
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所有县(市、区)出台乡镇、街道体育考核指标,体育创强、创先工作再掀高潮,495个村申报省体育小康村创历年之最,新建100个灯光篮球场标志着农民体育设施提升工程再上新台阶。充分发挥省首届女子体育节“后效应”,培训获得奖牌的300名运动员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拔河等16个非奥项目下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培训。非奥项目运动成绩取得突破,评比出新周期22个市级非奥基地,健美操获得第九届世界体育大会3块金牌、地掷球获1块银牌,在中国代表团所取得的14块金牌中占据了显著位置。此外,地掷球、健美操、拔河、攀岩、健身球操、健身秧歌、幼儿体操、龙舟参加全国比赛获得28块金牌。依托培训基地,培训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13人,二、三级685人,13人参加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法国地掷球协会来衢举办大金属球、小金属球培训班和交流比赛。顺利完成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和市老年体协、乒协、武术协会换届工作。
三、深化教体合作,提高业余训练综合实力
深化教体合作,共同召开会议、制订计划、落实责任。衢州二中、衢州一中、衢州三中、华茂外国语学校的体育特招政策及多名健美操运动员被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特招,进一步推动了包括健美操在内的非奥项目的发展。定向、啦啦操、无线电测向、围棋、象棋等成为学生假期培训热点。被命名“省校园足球布局城市”,成立市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布局首批30所省级足球定点学校,举办市级足球联赛。邀请省体育局专家来衢举办培训班,对业余训练教练员、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成功承办省青少年柔道锦标赛、省少儿羽毛球积分赛(第三站),组队参加33项省青少年儿童锦标赛、冠军赛,参加12项省第二届青少年阳光运动会比赛。成功举办第十届青少年体育传统项目运动会和市中小学生乒乓球、足球、围棋、羽毛球、举重等七项比赛。完成903位运动员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和骨龄拍片工作。姜大欢获十二届全运会赛艇男子2000米八人单桨有舵手铜牌和男子2000米四人单桨有舵手第八名,毛晨获得十二届全运动会举重男子62kg第四名,丰蕾获全国帆船帆板锦标赛冠军,沈宵霆获全国青年举重锦标赛亚军,钱方恒入选国家青年集训队,获得亚洲射击锦标赛男子气手枪60发团体冠军、个人第六名。祝亭峰和钟昊分别入选U14和U16足球国少队。
四、积极参加和举办赛事,营造全民健身氛围
遵循“节俭、安全、精彩”的目标,在开化成功举办市第四届运动会、首届体育大会,共举办举重、围棋等46项赛事,全市66支参赛队的6000余名运动员参加盛会。6人7次打破7项市最高纪录,10人21次打破15项市同龄组纪录。联合衢州晚报举办市首届体育大会体育达人秀选拔赛,成功进行10个项目的比赛。成功举办市第四届运动会、首届体育大会体育成就展、体育摄影展。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集聚要素、力争突破”为宗旨,充分发挥各参赛单位的积极性,加大优势项目的投入,从细节入手,认真做好省第二届体育大会集训、参赛工作,派出750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全部41个项目的比赛。传统优势项目地掷球、健美操、嗒嗒球、拔河、定向、健美健身、幼儿体操、登山、龙舟继续摘金夺银,新兴项目健身秧歌、健身球操、健身排舞、攀岩、钓鱼也夺得11块金牌,充分显示了近四年来我市健身新项目的推广所取得的成效。最终以34块金牌、104块奖牌的优异成绩获得金牌总数、奖牌总数第五名,柯城区在全省90个县(市、区)的竞争中蝉联第一名。成功承办亚太汽车拉力赛、省第二届运动休闲旅游节、国际名校自行车比赛、省阳光体育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全国健美操大众操比赛、全国健美操联赛比赛。成功申办2014年世界地掷球锦标赛,届时将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运动员云集开化。
五、努力发展体育产业,拓展体育市场
认真实施高危性游泳项目的行政许可工作,大力扶持航宇、赢牌、健辉等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浮盖山景区(露营)—浮盖山峡谷漂流(皮艇漂流)—山里河马场(马术)线路被认定为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五条精品线路之一,填补衢州空白。拓展健美操、乒乓球、游泳、围棋、羽毛球等职业培训市场,体育着生活愈来愈成为衢州人民的生活习惯。体育彩票销量再创新高,达到1.74亿,增幅列全省第二。
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市体育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夯实体育事业基石,以备战和参加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为重点,以参加和举办省、市第二届全民体育节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努力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全力推进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为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建设做出新贡献。具体表现在:
一、突出一个重点,全面展示衢州体育工作成果
突出备战和参加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全面分析参加2014年省十五运形势,认真研究丽水、舟山等实力相当市的备战情况,根据实际,优化布局,扩大训练规模,围绕总体目标,适度扩大训练规模,调整优化业训布局,巩固优势项目、突出重点项目、发展潜力项目、增设短缺项目,及早部署、督促、检查评比冬训和夏训工作,建立局领导联系项目、重点项目经费重点保障、奖励政策等制度。
二、谋划两个中心,完善体育场馆设施规划建设
更新观念,树立体育项目招商意识,加快推进两个中心的规划建设工作,根据统一布局,规划建设市全民健身中心,加大市体育中心考察规划力度,力争早日改变我市无大型体育场馆的窘境。进一步探索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提高体育场馆安全防范意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鼓励各地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拆装式游泳池、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等投资小、见效快、群众喜欢的体育场馆设施。树立不为办赛而办赛理念,指导开化在承办世界地掷球锦标赛的过程中,加快进行地掷球馆的规划建设,创建国家、省地掷球训练基地,努力做到无形比赛促有形场馆建设,使得比赛固态化。
三、举办三大赛事,助力国家休闲区和国家东部公园建设
举办好衢州市第二届全民体育节暨社区运动会,参加省第二届全民体育节。全市总动员,发动各地区、各系统、各年龄段的广大群众投身全民健身,设12个项目从1月到12月全时段展开,县(市、区)、镇(乡)街道社区和市级机关三级联动。体育节期间,除了3个项目参加省总决赛外,其余项目不以竞技成绩定胜负,而是把参与人数、参与项目的多少和参与时间的长短作为排名重要因素。通过评选体育达人等活动,拓展全民参与、全民运动、全民健康的氛围,助力衢州国家休闲区建设。
承办好第五届“衢州•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分期做好网络预选赛、北京阶段本赛前两轮比赛、衢州阶段决赛阶段比赛,决赛期间举办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八强棋手走进校园活动,组织好全国围棋记者走进衢州采风、全国媒体记者与衢州业余棋手对弈活动、著名棋手两场讲棋活动,力争举办“围棋助力衢州国家休闲区建设”高端论坛。努力承办全国围甲联赛“衢州烂柯”专场,组织讲棋活动,浓厚围棋氛围,培养优秀围棋后备人才。
承办好2014年世界地掷球锦标赛。继续与国家掷球协会沟通,指导开化县做好世界地掷球锦标赛场馆建设等前期筹备工作,尽早形成承办工作方案,积极向省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争取资金支持,提升衢州国家休闲区和开化国家东部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落实四大举措,实现衢州体育可持续发展
提升体育队伍素质。继续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全面开展群众实践教育活动,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规范财务预算、决算和报销程序。按照年轻化、专业化、本地化的原则,加大体育管理干部、教练员、裁判员、体育经纪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国民体质监测人员的培训力度。重视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建立人才数据库,加强动态管理,完善输送奖励办法和教练员考核办法,加大输送力度。
深入推进体育创强工作。认真开展创建体育强市调研工作,指导龙游县创建体育现代化县,指导江山、衢江、常山开展创建体育强县(市、区)调研工作,市县一体,查找差距,制订创建计划,继续开展省体育强镇(乡)、先进城市社区、省小康体育村创建工作。
完善科学健身指导机制。做优做强地掷球、健美操等非奥项目,谋划创建新周期省级非奥项目基地。积极组织举办各种人群运动会,做好科学健身指导工作,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发挥“青年体育志愿者”的作用,下农村、社区为市民健身指导服务,完善体育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维修、更新机制。
继续推进体育产业。加大探索市游泳馆和市体育馆运营管理,创新运营模式和管理手段,推行事业单位社会化、企业化运行,努力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拓展和完善体育彩票销售渠道,创新市场营销机制,努力实现体彩销量持续增长。
衢州市体育局办公室 2014年1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