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581/2025-153727 成文日期: 2025-07-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文件编号: 衢市科函〔2025〕23号 发布机构: 市科技局

衢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2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11 15:5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字体:[ ]
分享:

樊忠荣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科技中小型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第224号)悉。经过前期沟通,该建议的主要诉求为:一是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科创平台建设;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三是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根据“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科创平台建设”的办理情况

科技型企业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型企业培育,把科技型企业培育摆在科技创新全局的突出位置来抓。一是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机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组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库,入库企业2000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培育库中的企业进行精准服务。2024年,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6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0家。二是支持企业科创平台建设。把企业科创平台建设作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抓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市重点实验室、市企业研究院、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企业研究院、省重点实验室等科创平台。2024年,新认定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2家、市重点实验室14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0家、省企业研究8家(其中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三是建立科技金融保障体系。建立市科技创新基金、科技金融合作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创新担保、科技创新保险等涵盖基金、贷款、担保、保险的科技金融体系,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金融保障。2024年,科技金融合作贷款为1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2.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5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授信贷款额度240.9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科技型企业培育,精准发力、热情服务,加快推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一是精心组织科技型企业认定。开展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务培训,实现培育库中的企业全覆盖。请第三方科技中介为申报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帮助企业准备申报材料。力争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0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0家以上。二是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科创平台。新认定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家以上、市重点实验室20家以上。摸排拟申报省企业研发中心、省企业研究院的企业,对标认定条件,逐家逐项服务,指导企业做好申报材料。力争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0家以上、省企业研究院6家以上。三是加强科技金融保障服务。开展高端装备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政府银行联手联动,政策金融同步同向,为高端装备产业链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政策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金融合作贷款3亿元以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授信额度242亿元以上。

二、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的办理情况

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环境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市委市政府历来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科创环境打造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实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质增效工程,有效拓宽企业科技成果“变现”渠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方面,纵深推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运用,打造存证、登记、运用及保护等集成化服务体系,充分挖掘潜在数据资源价值。2024年全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143件,同比增长88.2%,交易运用金额超1.4亿元。另一方面,开展唤醒“沉睡”专利、专利公开许可等专项行动,组织高校院所集中梳理盘点存量专利,采取专利“先用后转”“先用后付”方式赋能中小企业发展,有效推动校企深入合作、产教融合发展。2024年全市专利许可转让4221件,763件高校专利纳入国家专利转化平台库,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12.38%,居全省第2。二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积极探索跨省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成功举办浙皖闽赣四省边际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协同保护联席会议,联合黄山、南平、上饶3地市签订《四省边际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协同保护框架协议》,共同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立案标准衔接,构建高效能知识产权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推动保护资源共建共享,凝聚四省力量保护企业科技成果。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精心组织“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发布衢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开展衢州市首个知识产权体检报告路演。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分别就专利预审、企业知识产权数智化战略作主题讲座。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聚焦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一是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引导各区块因地制宜制定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鼓励金融机构根据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设计开发适配的金融产品,合理调整还款节奏,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政府+平台+金融”多方合作模式,推动知识产权流动,打消银行对“无形抵押物”顾虑,切实激发出“科技—金融—产业”正向循环的潜能。二是畅通校企合作渠道。搭建知识产权智慧服务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对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体检”“画像”,梳理发布高校院所专利成果信息,搭建校企交流社区,满足供需双方科技成果转化利用迫切需求。组织专家学者团队入企服务,面对面、一对一解决企业难题,促成双方在产学研上精准匹配、建立深入合作。三是提升社会保护意识。结合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等各类活动,采取举办专题讲座、制作维权保护小视频、发布保护典型案例、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增强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的了解,营造“人人尊重、全员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进一步降低侵权风险,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科创环境。

三、关于“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办理情况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极具活力的创新主体,是技能人才聚集的主要载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全市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一是广泛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聚焦我市六大主导产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和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6万人次。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鼓励校企合作,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对培养职工学徒和学生学徒的,分别按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二是持续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评价方面的主体作用,全市共有自主评价企业306家。稳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2024年新增红五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先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2家“新八级”制度企业,新增浙江江山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姜振军特级技师1名。三是提升技工院校办学质量。全市技工院校共开设专业48个,覆盖11个专业大类,设立教研大组15个。每年开展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工作,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调整专业。2025年新增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装配与维护、化工机械维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业12个。毕业生留衢就业率达到85%以上。四是构建全方位竞赛体系。构建“综合赛+行业赛+乡村赛+企业赛”的全方位竞赛体系,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代评方式打通技能人才快速成长通道。2024年以来开展技能竞赛60余场,举办首届四省边际高技能人才竞赛交流活动,承办全国乡村振兴大赛浙江选拔赛育婴员工种项目竞赛,承办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浙江省选拔赛化工总控项目竞赛,举办第11届衢州市职业技能大赛。

下一步,市人力社保局将紧紧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而“转”,随着市场需求转变而“动”,紧贴时代发展需要而“进”,聚焦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打造一批高技能人才队伍。一是以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引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调整技工院校专业,推进教学与产业深度融合,培养企业急需技能人才。二是高水平办好2025年衢州市职业技能大赛,举办行业赛、乡村赛、区县赛、企业赛等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50场以上。三是优化竞赛内容,在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部分契合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要求。四是加强赛前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纸媒等方式进行宣传发动,扩大知晓面,提高参与度。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衢州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