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12XL/2019-102384 | 成文日期: | 2019-12-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社保局 | ||
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人力社保局、柯城区、衢江区承办的2018年春季人力资源交流大会于2月23日至25日在市会展中心举行。本次交流会主会场共有608家单位进场设摊,用工需求20063人,7.1万人次进场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8815人次,其中进场人数创历届春季交流会新高。根据本次春交会和上年度全市就业用工情况,预计今年3月以后,制造业、家庭服务业用工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已有创业平台将难以满足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创业需求,需要综合施策,强素质,建平台,活市场,不断满足就业用工的需要。
一、2018年春交会基本情况
(一)新经济成为就业新增长点。我市新经济持续发力,新经济企业参加招聘105家,需求5632人,同比增长19.09%。一是抓住“阿里事业群”机遇。我市互联网企业积极对接阿里巴巴,以“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中心”、“阿里巴巴诚信通”、“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代表的“阿里事业群”初步形成,互联网和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增长较快,同比增长34.71%。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中心提供岗位230个,网易严选衢州电商客服中心提供岗位30个。二是抓住“互联网+服务”落地机遇。滴滴打车、美团外卖等服务类互联网企业,在各地服务落地的过程中,提供了专车司机、代价司机、外卖小哥等工作机会。如衢报传媒生活服务公司承接了部分美团外卖业务,在交流会期间计划招募外卖骑手80人。三是抓住“新零售”机遇。实体零售业在万达、吾悦、东方体育城等多个商圈开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多重因素影响下,春交会期间71家批发零售业企业用工需求1785,同比增长29.35%。四是抓住“消费升级”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家装、陪护、月嫂、钟点工、居家养老、家电维修、家庭辅导等家庭服务业的需求量逐年加大,春交会期间14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用工需求407人,同比增长58.98%。
(二)制造业就业支柱作用明显。我市制造业不断注入“新动能”,参会企业279家,需求11834人,同比增长15.09%。一是抓住“新能源汽车”机遇。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大幅增长的带动下,以华友钴业、杉杉集团为代表的新材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华友钴业为应对产业扩张及下半年新项目开工,用工需求355人。二是抓住“去产能”机遇。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的双重推动下,化学原料和钢材出厂价格持续走高,行业用工需求增长明显,以巨化、中天氟硅为代表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用工需求1535人,同比增长21.18%。元立金属用工需求343人,彻底走出了用工底谷。三是抓住“中国制造2025”机遇。以开山、红五环、志高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在传统压缩机及新型螺杆膨胀发电装备需求量增加的双重影响下,行业用工需求1952人,同比增长22.69%。四是抓住 “自主品牌”机遇。以牧高笛、申洲针织为代表的传统纺织业,面对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以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打造自主品牌为突破口,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行业用工需求1595人,同比增长67.96%。目前申洲针织已建成个性化定制生产线一条,牧高笛、申洲针织在“线上线下”均开设了“牧高笛”、“马威”专卖店。
(三)企业招工需求得到基本满足。调查回访显示,95%大企业反映普工应聘人数较多,技工应聘人数也较往年有所增加。分析原因:一是部分大企业为核心员工提供房补、车补等福利待遇,对员工吸引力明显增强。开山作为该市现代装备制造业的代表,招聘会期间计划储备170人,招工需求虽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人,仅招聘会期间前来应聘的熟练型电焊工、铆工、组装工人数就超过了350人,现场完成入职手续60人。二是企业用工招工更加合理,部分企业在现场比较同行工资后及时调整薪资待遇,并缩短招工流程,上午现场收取简历下午面试入职将整个流程控制在一到两天。三是企业通过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不仅为外地员工报销来回车费,还设立爱心基金帮助有困难的员工及员工家属。调查表明,节后集聚区企业返岗率达到92%以上,申洲针织节后到岗率高达98%,在录用100人的情况下,企业用工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
二、就业形势研判
(一)制造业用工缺口将持续存在。伴随我市制造业经济复苏,以及服务业对制造业就业市场的挤压效应,制造业用工缺口将进一步加大。主要趋势:一是工业类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新材料、通信设备制造、锂电池、光伏行业用工需求快速增加。在衢州就业网注册登记的62家上述行业企业,2017年末需求1352人,需求人数比上年末增加近三成。二是我市传统化工、金属冶炼行业在行业景气度和新开工项目的双重带动下,对化工、冶炼操作工的需求大幅提升,但由于本地高职院校化工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缺口短期内无法弥补。如在衢州就业网注册登记企业中,2017年末化工行业需求495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行业需求193人,分别占总需求的3.66%、1.43%。三是轴承、矿山机械等设备制造企业对普工、技工、营销人员的需求居高不下。2017年末,在衢州就业网登记注册的23家轴承、矿山机械企业,普工需求1591人,技工需求635人,营销人员需求380人,较上年末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家庭服务业用工需求将快速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家装、陪护、月嫂、钟点工、居家养老、家电维修、家庭辅导等家庭服务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需求量逐年加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一定规模的家庭服务业企业10家,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8.5万人,人均月工资3800元。主要趋势:一是智慧化家庭服务业渐成规模。近年来,我市家庭服务企业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应用,96811和81890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开发了内容涵盖生活服务、维修、咨询、企业服务等10余类130余项的服务项目,加盟企业达到313家,平台服务已延伸到柯城、衢江、龙游、江山等地。二是专业化家庭服务业队伍逐渐壮大。市、县两级人力社保部门通过集中授课、送教下乡等形式,2013年至今已免费培训月嫂1.5万名、养老护理员4950名、家庭照护人员4.7万名,专业化队伍呈逐渐壮大趋势。其中,常山县人力社保局更是与浙江树人大学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委托树人大学在建立月嫂个人档案、规范准入流程、提高技能要求的基础上,研发了一套“常山阿姨”的考核认证及品牌运行规范,使其进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三)已有公共创业平台将无法满足创业需求。虽然我市自2012年开始探索建设大学生创业园,经过6年的发展,全市目前共有12家大学生创业园,累计入驻企业566家,总面积6.74万平方米,成功孵化出园企业143家,带动就业5万余人,实现年产值约11.33亿元,并且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模式,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设一批由政府为主投资建设的大学生创业园。但随着我市大学生对创业平台需求的日益增长,现有创业园依然面临场地紧缺、公共资源不足的发展瓶颈。如衢州市大学生创业园西区园,一期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近两年内累计申请入驻创业项目达220个,仅能提供100间办公室,几乎都处于满员状态,难以吸纳新的企业(创业团队)入驻。而周边地市对创业园建设的力度却在不断加大。据了解,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宁波市镇海大学生创业园从成立之际的一期3600平方米,已经拓展为三期,共计约20000平方米。园区累计入驻大学生创业企业320余家,企业成活率约90%,成功孵化企业170余家,带动就业1800余人,年产值超2亿元。
三、相关工作建议
(一)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针对现有技工短缺现象,政策上加大力度,加快出台《关于推进技能衢州建设的意见》。建立技能人才数据库,发布技能人才核心数据,摸清全市技能人才底数,进一步增强就业用工形势分析准确性。加强技能人才指导、培养、学习力度,提高技能人才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二)加快人力资源产业培育。举办各类招聘会,依托春季人力资源交流大会、8.8人才交流会、无纸化招聘市场,加快实体招聘市场和虚拟招聘市场建设,解决“普工”“技工”双短缺问题。鼓励引导个体职介机构到产业园集中经营,积极引进省内外有较强实力的猎头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做大做强人力资源市场。
(三)发挥大学生创业园作用。加大创业园支持力度,增强大学生创业园入驻政策含金量,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入驻创业。发挥衢州市大学生创业园联盟作用,吸纳金融资本投资创业园入驻企业,提升优质创业导师对入驻初创企业的指导水平,进一步提升入驻企业创业孵化成功率。尽快启动西区大学生创业园二期建设,进一步提升创业园孵化功能。